- 高考古詩詞常用典故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考古詩詞常用典故
語文是高考的第一場,語文成績的好壞,對后面的考試有著重要影響。而語文科目中,古詩詞文學鑒賞占有很大比重,是每年必考的內容,考生普遍感覺難度較大,高考臨近,將一些常用的古詩詞典故匯總如下,希望能幫各位節省復習時間,更好地應對語文考試。
1、月老
傳說唐朝韋固月夜里經過宋城,遇見一個老人坐著翻檢書本。韋固前往窺視,一個字也不認得,向老人詢問后,才知道老人是專官人間婚姻的神仙,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子(見《續幽怪錄·定婚店》)。后來因此稱煤人為月下老人,或月老。
2、月亮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如“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國,表明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如“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磧,沙漠,茫茫大漠中幾十萬戰士一時間都抬頭望著東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鄉之情。
3、柳樹以折柳表惜別。
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托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如1987年曾考過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由于“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習俗始于漢而盛于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詩。后世就把“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典故的出處。故溫庭筠有“綠楊陌上多別離”的詩句。柳永在《雨霖鈴》中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說的是笛聲中《折楊柳》的曲子倒是傳播得很遠,而楊柳青青的春色卻從來不曾看見,以此來表達傷春嘆別的感情。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的是今夜聽到《折楊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鄉的感情呢?
4、蟬以蟬品行高潔。
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由于蟬棲于高枝,餐風露宿,不食人間煙火,則其所喻之人品,自屬于清高一型。駱賓王《在獄詠蟬》:“無人信高潔。”李商隱《蟬》:“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王沂孫《齊天樂》:“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虞世南《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他們都是用蟬喻指高潔的人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吳國的舊苑荒臺上的楊柳又長出新枝(荒涼一片),遙想當年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還美(不勝春:春光也不勝它)。這里是以楊柳的繁茂襯托荒涼。
“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賢相及其業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鸝白白發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凄涼的巷口。
6、南浦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南浦是水邊的送邊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古人水邊送別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一個專名了。
7、長亭是陸上的送別之所。
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很顯然,在中國古典詩歌里長亭已成為陸上的送別之所。
8、琴瑟(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
《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出川。”
9、秋水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10、鴻雁
《漢書·蘇軾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只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后來就用“鴻燕”、“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單訊。如晏殊《清平樂》:“生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不,惆悵此情難寄。”李清照詞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另一首詞云:“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大雁在這里是傳書的信使。
11、神器指帝位、政權。
《老子》:“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12、冰雪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冰心: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嶺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樣晶瑩、高潔。
13、陶朱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的別號。
相傳他幫助勾踐滅吳后,離開越國到陶,善于經營生計,積累了很多財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來稱富商。
14、祝融
傳說中楚國君主的祖先,為高辛氏帝嚳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稱為祝融,后世祀為火神;由此,火災稱為祝融之災。
15、螟蛉《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贏負之。”蜾贏(一種蜂)捕螟蛉為食,并以產卵管刺入螟蛉體內,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負之置于蜂巢內,作蜾贏幼蟲的食料。古人錯以為蜾贏養螟蛉為子,因把作為螟蛉養子的代稱。
16、連理枝、比翼鳥作恩愛夫妻的比喻。
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相傳舊中國時宋康王奪了隨從官韓憑的妻子,囚禁了韓憑。韓自殺,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臺游玩時自投臺下,大家拉他衣服,結果撐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遺書說是與韓憑合葬,康王卻把他們分葬兩處。不久,兩座墳上各生一棵梓樹,十天就長得很粗大,兩棵樹的根和枝交錯在一起,樹上有鴛鴦一對,相向悲鳴。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有了這些句子,難怪人們把結婚稱為“喜結連理”。
17、孔方兄
因舊時的銅錢有方形的孔,所以人們把錢稱為孔方兄(含詼諧兼含鄙視意)。
18、青梅竹馬
出自李白的《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后來用“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19、問鼎以問鼎比喻圖謀帝王權位。
《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三代以九鼎為傳國寶,楚子問鼎,有凱覦周室之意。后遂以問鼎比喻圖謀帝王權位。
20、見背背,離開。謂父母去世。
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見背。”
21、逐鹿
《漢書·蒯通傳》:“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顏師古注引張晏曰:“以鹿喻帝位。”后來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爭奪天下。魏征《述懷》:“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22、三尺是法律的代名詞。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詞。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所以稱“三尺法”
23、杜康
《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為酒的代稱。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24、鴻鵠鴻鵠飛得很高,常用來比喻志氣高遠的人。
《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5、秦晉
春秋時,秦晉兩國為婚姻,后因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倒賠家門,情愿與英雄結婚姻,成秦晉。”
26、彭祖
彭祖,傳說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時已八百余歲,舊時把彭祖作為長壽的象征,以“壽如彭祖”來祝人長壽。
27、謝家唐宋詩詞不達意處常用“謝家”之典,這些典故所指意義上主要有二:
(1)用謝安、謝玄家事,意指人有風度。《世說新語·言語》載,謝安曾問子侄:為什么人們總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謝玄回答說:“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這是說,謝安子弟講究舉止風度,其服飾端莊大方如芝蘭玉樹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風度的人。辛棄疾《泌園春·疊嶂西馳》:“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
(2)指山水詩人謝靈運之事。《宋書·謝靈運傳》載:靈運于會稽山“修營別業,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28、雞肋
雞的肋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比喻沒有多大價值,沒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見于《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29、嬋娟
嬋娟,姿態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們常喻月為美女,故稱月亮嬋娟。
30、獻芹
《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里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嘗了之后,竟“蜇于口,慘于腹”。后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高適《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
【高考古詩詞常用典故】相關文章:
高考古詩詞常用典故匯總01-29
古詩詞中常見的典故04-14
中國常用的歷史典故09-28
中國常用的歷史典故(精選48則)06-15
高考作文成語典故素材09-17
2017高考素材:關于冬至的典故及詩句01-31
高考作文素材:外國典故08-10
高考素材:中國歷史典故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