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精選24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精選2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
大家好,我是個漢族小女孩!我的家鄉在江西,對于家鄉的風俗,我非常了解。今天就讓我來跟你們說說吧!
在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例如:中秋節、元宵節、端午節等許多節日暗示著團圓,但有一個節日卻讓人思念自己的親人,這個節日便是清明節。在清明節這一天,我們要去掃墓,要給逝去的親人送花,表示對他們的緬懷。想想這些,不免內心有些許感傷。
我們漢族的大多數建筑,既簡單而又不缺失美觀。在我們這里的縣城,大家同住在一幢大樓里,我們把這個很多人居的地叫做小區。而在鄉下的話,就不是這樣的了。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幢屬于自己一戶人家的房子,雖然沒那么大,但卻顯得十分溫馨。
在我們漢族的家鄉,美食也是不可缺少的。有龍蝦、螃蟹、貝殼、肉類、米飯……這些都是我最愛吃的食物,它們都十分的美味可口。唯獨遺憾的是沒有蒙古族那里那么新鮮美味的牛奶。哈哈,不過還是很喜歡我的家鄉。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2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說起我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被譽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擁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可能各個地方的過年習慣都會有所不同。
隨著大年初一前天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迎來了最開心的日子——大年初一。因為在這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壓歲錢。也表示前輩對晚輩的關愛。
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年”的怪獸,會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出來逞兇作惡,直到殘殺人們到大年初一的早上。所以人們會在大年二十九的晚上來燃放煙花爆竹來驅逐這位名為“年”的怪物,還要防止自己家的孩子被“年”抓走,會在大年初一發壓歲錢來驅邪。我們這邊的特別之處就要莫屬于拜年了。
由于我在初一會起得比較晚,所以家人們都會早早地把我叫起來,換身新衣服,表示辭舊迎新。而這天的早上還會煮很多的餃子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3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候家。”古詩《寒食》就是寫寒食節的。
寒食節在這一天內家家戶戶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這一傳統還有一個故事呢。據說;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談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是中國民間第一大忌日,寒食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我的家鄉到了寒食節,整天都不能生火,大人們都會帶上家里的小輩們去忌拜先輩們;有的人在買一些冷食,還有的人會三五人圍在一起聽中間的人講故事……熱鬧及了。這就是我家鄉的寒食節,熱鬧的寒食節。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4
春節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的春節風俗都有所不同,中國的風俗習慣又是什么樣的呢?讓我來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在十二月二十八日到正月二日,都有一個叫“年”的怪物,來到一個小村莊里傷害人民,今天是十二月三十日,那個怪物又來了,突然,來了一個商人,從手中拿出鞭炮,并點燃,然后鞭炮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年”立刻跑掉了,人民高興極了,那個商人說:“怪物怕響聲和紅色的東西。”說完這句話,那個商人就無影無蹤了。人們認真的想了想說:“春聯和鞭炮是紅色的。”以人們就買了這兩樣東西。每當那個怪物出現時,人們就點燃鞭炮,貼上春聯,怪物就被嚇走了。
這就是春節的風俗:吃水餃、放鞭炮、貼春聯等。這個小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5
現如今的電視節目豐富多彩,如動畫片,有的是講植物、講動物、講科學……我最喜歡的是講動物的動畫片,一看到動畫片沙龍,我就看得津津有味,不禁還會想起家鄉元宵節中的“火龍”。
在我的家鄉,一到元宵節,村長會花錢去買許多蠟燭,再叫一些小孩在廟前的田埂上插滿,插完了,只要風不大,站在屋頂上看去,如一條滿身燃燒的火龍,好看極了!因為鄉村的廟里是簡樸一點的,所以在舞龍的時候,龍是分開的,找幾個本村的小伙子,要五個,一個高一些的舉龍頭,三個身高一般的舉龍身,個子矮的舉龍尾。因為舉的每一段里有一個手電筒,所以像一條自由自在飛翔的龍,又聽風兒的呼呼聲,閉上眼睛想象,真像一條龍在吼叫。這時候如果你沒看清楚,他們會挨家挨戶的舉一會給你看,還要放一圈鞭炮。
我們家鄉的習俗很特別吧,歡迎你到我的家鄉平江來看“火龍”,吃長壽臘肉面、火培魚。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6
過年了,一大家子團團圓圓圍坐在一起吃團年飯是家鄉的習俗。今年,我的團年飯是在外公外婆家吃的。中午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地到了外公外婆家,大人忙忙碌碌地準備菜肴,我和表哥則在剪窗花,貼春聯。下午,屋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天黑前,外公外婆準備好了一大桌子美味佳肴,看得我口水直流、食欲大增。開飯啦!我夾了一塊最喜歡的醬鴨腿。外公告訴我有些菜是團年飯必不可少的。整條魚表示有頭有尾、年年有余,豆芽菜表示稱心如意,芹菜表示勤勤儉儉,肉圓表示團團圓圓,蛋餃表示元寶發財,糖藕片表示一路通順,最夸張的是有一個大砂鍋,里面放滿了冬筍、雞蛋、整只雞、蹄膀、蛋餃、肉圓,雞湯濃郁、味道鮮美,我多喝了幾碗湯。
新的一年,我又長了一歲,我10歲了,我希望新的一年有個好的開頭。祝大家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學業進步、健康成長!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7
端午節,是一個全國統一的節日。大多數地方會組織賽龍舟,包粽子。然而我的家鄉并不是如此。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大山深處,哪里空氣清新,藍天白云,像極了世外桃源。我的家鄉嚴重缺乏水資源,也種不出糯米,所以我的家鄉并沒有在端午節賽龍舟和包粽子的習俗。但我們也有我們獨有的風俗習慣,我也特別喜歡這樣的風俗,每次到端午我們都會都別的激動。
在端午節,我們經常看到電視里,人人都在包粽子比賽,河岸上擠滿了人,為各自的龍舟隊伍加油助威,看著非常的壯觀,也非常的激動人心。我們還是沒有羨慕,也沒有改變我們的風俗習慣,端午我們小孩子是最激動的,因為端午節,小孩要穿新的紅色的衣服,這樣就不用編借口找媽媽要買衣服了,媽媽會主動給我們準備好。
穿上紅色的衣服之后,大人小孩都會全部出動,到我們家鄉最高的山上,人們都說這是:“游百病”,在這一天游過之后,接下來的一年就不會生病。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8
我的家鄉在農村,家鄉的風俗有很多,最熱鬧最有意思的就是元宵節的走會,我們村分成三個,東村,西村,南村,每年的元宵節都要走會,通常是三天,第一天是我們東村先走,第二天,第三天就是西村,和南村了,這三天,全村人都會來參加,加上串親戚的,看朋友的,還有專門騎小三輪來看熱鬧的,真是人山人海,把大街小巷捂得嚴嚴實實的。
為了這個會一進臘月,村里人就開始忙活,打掃衛生,屋里屋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舊衣服垃圾成包成包地往外帶,還要備足年貨招待親朋好友,街道要張燈結彩才能顯示節日氣氛,村里的能工巧匠大顯身手,制作了各式各樣的花燈。掛在街道兩旁,到了晚上,燈火通明,非常壯觀。
春節晚會是大人們的喜愛,我們倒不怎么感興趣,在小院里大喊:“姥姥炮,把炮拿出來”這是姥姥就會把許多炮拿出來,可開心了,煙花炮與天上的星星互相輝映,美麗極了。
老家過年就是這樣,家鄉的春節都多熱鬧!在家鄉過春節,喜慶而快樂。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9
中國的節日有很多,但因為地區不同,節日的方式也不同,接下來就來看看我家鄉的節日風俗吧!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大年初一早晨,大家都爭先恐后的吃餃子,平時不喜歡吃飯的孩子也都狼吞虎咽――誰吃到包有硬幣的餃子?寓意著這一年有“福”!
吃過早飯,一人坐著漿糊,其他人整理著對聯,不一會黯然無色的舊春聯就變成了煥然一新的新春聯,接著再放三顆大炮,表示新年開始了!
元宵節是春節過后第一個要的節日,這天大家要吃湯圓,晚上把燈管放在門的兩邊,各點一枝蠟燭,在桌子上面,在面缸上都點著蠟燭,預示著來年更豐收!接著大人們帶著孩子拿著自制的燈籠上街溜達一圈!
最后在家猜燈謎,一個人念謎題等,大家絞盡腦汁想出答案后獲得一份,歡聲笑語消逝了時間,以最終的分數換取不同的紅包!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風俗,它有趣,莊嚴,有意義,需要我們流傳下去!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0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國,不言而喻我們國家的節日會很多,即使同樣的節日在不同的地域也會有不同的習俗。
我們老師是河南人,他告訴我們,他們那里的端午節不和我們這里一樣,他們不吃粽子,也不賽龍舟,也沒有紀念屈原。
第一,端午節我們老師家鄉第一件事是吃雞蛋,不管男女老少,不管你喜不喜歡吃雞蛋,你都必須跟著吃雞蛋,以為老師告訴我們,吃了雞蛋過后這一年所有得厄運都會統統滾蛋。
第二,吃大蒜,因為大蒜能夠幫助我們把身體里的毒素排出體外,這時我們都在想,那是不是端午節都要戴口罩呢?
最后,每家每戶都會買一點艾草插在門上,他們說艾草辟邪。
對比下來,我們這邊的風俗又截然不同。端午節我們都會出去高山上游玩,也就是:“游百病”。之后就是端午節必然吃粽子,傳說,以為偉大的詩人跳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最后我們都會去看賽龍舟,為自己的戰隊加油吶喊。
這就是兩個地方共同的端午節,不同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1
我的家鄉在全南,那里有著很多節日風俗,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在春節的時候,家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放起爆竹,這是每年都會做的事。傳說:古時候,有個妖怪叫做“年”,“年”無惡不作,每過三百六十五天,就會進村莊作惡,村民們都會提前進林中,等“年”走后再進入村莊。后來人們漸漸知道了,“年”怕紅色和爆炸聲,于是每過三百六十五天,家家都貼上紅色的對聯,把竹節扔入火中,就會有拍拍的聲音,從那以后,人們再也沒見過“年”。
在春節中,除了貼對聯和放爆竹外,男女老少都要穿起新衣,晚上家人團團圓圓的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小孩向大人拜年,大人就會給小孩紅包,就是在這一天,零點之前不能睡覺,要等零點過了才能休息,這被稱為“守歲”。
這就是我家鄉春節的風俗,我愛我家鄉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2
我的家鄉在洛陽,那里有聞名世界的牡丹、永不垂朽的風俗,今天,我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家鄉的風俗。
我說的家鄉,當然就是中國,大家可能會奇怪,我說的是洛陽,怎么跟中國扯上關系啦,別急,大家聽我細細道來:
洛陽是中國的一個地方,風俗嘛,當然跟洛陽有關系。
中國的風俗,(也就是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重陽節:
據說,重陽節的來歷是關于一個叫桓景的人,那年,河里出了一個瘟魔,很多人都被感染了,只有桓景活了下來,他決定為民除害。他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名叫費長房的神仙,他日日月月的練習劍法,終于練就了一身好武藝,一天,瘟魔又來搗亂,桓景急忙回家,讓大家拿著茱萸葉又讓大家喝了些菊花酒,然后帶大家的上了高山,瘟魔來啦,他追上了山,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感覺頭暈眼花,這時,桓景用寶劍在后面把瘟魔給扎死啦。
從此,每年這一天,人們都要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3
春節的時候,有的人在家里吃著團圓飯,有的人在忙著門上貼對聯,有的人趴在窗戶上正貼著窗花……而我最期盼的就是放煙花。
我在外婆家過年,等去了外婆家,和那邊哥哥一碰頭,便急著去了外邊買了一點點的煙花,出去放。
等到天一黑,煙花便一簇接著一簇地從地方飛到天上去了。煙花在天空中非常燦爛,天空也被映得是五顏六色,非常美麗。
其實在春節這一天放煙花,還有一種開門炮仗的說法。說是每一戶人,到了過春節這一日,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許個在新的一年里以舊換新,過得更好的心愿。
放完煙花后,我們就來到了外婆家里,坐等著吃年夜飯了,每年的除夕夜里,家里面的桌子上總會少不了擺上豬肉、魚肉、雞鴨等等,所有好吃的,這一日都放在了桌子的中間。
映著窗外的次第盛開的煙花,吃著桌上美味豐富的吃食,就這樣,一年的春節便這么過了。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4
我的老家在廣東肇慶,那里的過年是非常隆重和有氣氛的,只是現在不可以放鞭炮了,現在的人也不包角仔和裹蒸粽了,這些東西滿街都有得賣,這個真是完全沒有了過年的氣氛。
首先,快過年了,還離春節一個月呢,家家就開始了辦年貨,全家人都買新衣服,買糖果、桔仔、水仙頭等,還有買好面粉、花生、綠豆等。最好玩的就是家家都包角仔和包裹蒸粽(這個是肇慶特產),提前預約人手,一般都有十幾個人一起包。就講我吧,一個月都排滿了期,白天和晚上都約好了去哪家哪家包,我也好樂意去,因為有得吃嘛,自己親手包的,做個記號,一會就可以找回自己的作品吃,因為一班人在包,屋主就會一邊在油窩里炸,哈~~。試食嘛。裹蒸粽就要放在自己用磚頭在路邊搞起一個大灶,用一個或二個大窩或大水缸煮裹蒸粽,要煮12個小時才行,不能斷火,好多人都要守到天亮呢。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隔一星期就要回煮一次,不然就會發霉。
街上的行人多起來了,熱鬧起來了,特別是陰歷二、五、八是墟日,那種景象真是讓人開心,街上的彩燈、彩花、燈籠、紅旗全都掛出來,小孩子開始叫爸媽買好鞭炮煙花等著過年,有些小孩子已等不及,晚上出來放鞭炮煙花啦……。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團年飯,吃完飯后就把長鞭炮掛起來,一到零點,家家戶戶都準時放長鞭炮,代表開始過年,那時候的夜晚真的象打仗一樣,”辟辟啪啪”聲,感覺整個城市都震耳欲聾。過年日子是不準掃地和不準說不吉利的話,大人也不準罵小孩子,這個要到開了年才行,開年每家都不同,日子可以在年初二、四、六都行。放完長鞭炮家家戶戶都出去走大運,就是圍著城里走一圈子,不準走回頭路,呵呵…那時候的人多得不得了,鞭炮煙花滿街都是,還有一些人就拿鞭炮煙花你扔我,我扔你,全都笑哈哈的,好開心。走完大運就回家或者跟朋友去玩,小孩子更是放鞭炮煙花一直到天亮,大多數人都不會睡覺的。大年初一早上,家里就要煮粉絲和湯圓吃,吃完就去街上玩,到公園玩,初二以后都是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看到大人就要利是,那邊收到利是那邊就跑去買鞭炮煙花玩。
在過年一個月里,每天都有鞭炮聲,開心的景象到處可見,天天都還在過年一樣,讓我想起都回味無窮,那時的好玩和開心,現在已感受不到了,今年北京已開始限期開放放鞭炮煙花了,不知什么時候全中國都可以放呢?我想為了挽回往日的中國過年氣氛,可以放鞭炮煙花的日子不長啦!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5
今年春節,我和姑姑一家來到了表弟的奶奶家。剛到他們家,我對一切都感到好奇。在北方,那里的人們都睡炕,我從來沒有見過,原來炕是用水泥砌成的,與灶臺相連通,只要灶臺里生了火,炕上就非常暖和。
北方人不愛吃米飯,他們要么就吃面,要么就吃稀飯和饃,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弟弟聽說要包包子和餃子,都高興得不得了。下午,奶奶把大蒜、肉、韭菜和粉絲加上鹽、油拌均勻,做成包子的餡,再把早就和好的面拿出來,揉成長條,在切成瓶蓋那么大小的塊,壓扁搟成薄薄的皮,搟好以后,就可以包了。奶奶左手拿著包子皮,右手夾了些餡放進去,然后捏著一點包子皮,好像折扇子一樣折出一些小褶皺,讓包子更好看,折好以后再捏緊了一轉,一個小巧玲瓏的包子就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我和表弟看了一遍后就照葫蘆畫瓢開始動手做,我放好餡后,就不知道該怎么折了,只好叫爺爺再示范一遍,我照樣子胡亂折了兩三下,再把它捏緊,就算做好了,放在桌上一看,和奶奶做的真是天壤之別!我真羨慕奶奶那雙巧手呀!我就偏不相信我就做不好了,在家里,他們可老是夸的,于是我又開始做第二個,可是腦袋就是轉不動,手也不聽使喚,做出來還是老樣子。我看看表弟做的,真是笑得我們前俯后仰,比我做的還糟糕呢,他太小了,做出來的根本不是包子,倒是挺好像一朵花的。
我們把包子皮包完以后,又搟了餃子皮。包餃子可比包包自容易多了,我拿了一張餃子皮,放了點餡,然后把兩邊的皮捏在一起,一個小小的餃子就完工了,雖然說還是比不上爺爺做的餃子,但還是比包出來的包子好多了,表弟包的餃子也不錯,就是餡兒放少了點,做出來的餃子扁扁的。既然包餃子這么容易,我們倆一時來了興趣,一下就包了幾十個,實在是太有趣兒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和包子,心情特別好,雖然包子的形態各異,但是并不會影響我的心情,因為那天我是我第一次包餃子和包子。我真是太興奮了!在西安過年,感覺就是不一樣呀!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6
家鄉的春節雖不如老舍筆下北京春節那般隆重,從臘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九歷時一個多月,但是對于人們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它不但是人們勞動一年后歡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們對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美好祝愿。
我家的春節差不多就是從臘月三十開始的,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時候,很少有人閑著無事。全家人忙著洗衣服,換床單,以便在新的一年中顯示出新的氣象。當然了,對聯、窗花、日歷是必不可少的,理應在前幾天完成,所以這里我不做描述。
三十這天,重要性僅次于洗衣服的應該算是做年夜飯了,大人在一邊忙活著洗菜切菜,孩子們蹦蹦跳跳,想盡辦法幫個忙,卻總插不上手,只有干著急罷了。年夜飯的品種照例是很豐盛的,依舊是雞鴨魚肉之類,但是小孩子白天中無事時吃盡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這些珍奇,只好隨便選幾樣來一品好壞,往往遺下一大堆剩菜,讓勞動一番的大人們目瞪口呆。但是無論如何大人們是不會惱的,因為剩菜剩飯此時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從四面八方趕回家來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飯,隨后便是孩子們的自由時間了,桌上擺好糖果、水果和各類糕點,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氣洋洋,其中當屬孩子最歡喜,因為可以靠幾句甜言蜜語換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壓歲錢。如果你問他們明天的愿望,應該就是多來點拜年的了。
除夕對于我來說應該是快樂的,但守歲這一著卻不是我能夠接受的,聽完倒計時的鐘聲,剛想閉上眼睛睡個好覺,窗外就“劈里啪啦”地響起了禮花聲,弄得人睡意全無,卻又筋疲力盡。
正月初一的習俗近年來越發平淡了,一家人睡到太陽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飯,便上街閑逛。街上的商鋪為了在新年的第一天從人們的口袋里弄到更多的進賬,不惜破壞正月初一關門停業的老規矩,大張旗鼓辦起了“新年大甩賣”之類的活動,雖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過年的食物儲備、購買新衣提供了相當的便利,但我并不喜歡這樣。總的來講,新年里沒有逛廟會之類的活動,確是可以用單調無味來形容。
正月初一到初十四,實在是在閑得無事中閃過的,只有正月十五元宵節才有些意思。這一天是非吃元宵不可,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從種類上分,可分為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餡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最近市場上又出現了一種菜餡元宵,味道如何就不知了。在我的記憶中,元宵節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前幾年元宵的晚上,還可以看見大人們領著小孩提著明瓦的燈籠逛游,如今卻難以見了,見此情景,我不由得嘆道,富有民族特殊的傳統文化這正在消失啊!
春節迎著人們的忙碌緩緩來臨,卻在無聲無息中遠去,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的眷戀。無論春節那些日子是怎么過的,每當想起它,我仍不禁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而感到驚嘆!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7
我的家鄉在江門,每年春節,市民們舉行的活動可多了!
農歷年的最末一天稱除夕,江門習俗稱“過年”。除夕前人們就忙碌各式年貨了:買雞、鴨、鵝、魚肉、衣飾、家具、器皿、畫、春聯……樣樣都有。餐桌上擺的大魚大肉和糖果,讓人直流口水。人們還會買柑桔、青橄欖那些象征吉祥如意的水果。
舊俗過后,男的必新理發,女的必“挽面”。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春節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趕回來團聚。家里還會吃團圓飯。如果是晚農家的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夠熄滅,這樣才能夠年年好運氣。
農歷二十三晚,俗稱小年夜,人們為表示灶君一年來保護各家各戶灶火不斷、飲食平安的謝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職時,特地給他賤行。謝灶要擺設貢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幾棵帶尾葉的甘蔗,還有炒米餅、柑桔、紅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請罪,請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就是謝灶。
臨近春節,香港人都喜歡按照習俗購買年花,取其“花開富貴”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門的花市有什么不同?人們可以趁到香港過新年的時候去人潮擁擠的地方年宵花市湊湊熱鬧,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藥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據說桃花能夠為未婚男女帶來“桃花運”,連著葉子的柑桔則代表姻緣“開花結果”……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8
天空微明,便聽得一聲聲鞭炮炸裂聲,似無理取鬧的小孩兒在哭嚎,這時起,春節便拉開了序幕,不比別處熱鬧,顯得分外嚴肅、鄭重。
在萬物昏睡之時,這個村蘇醒了,大媽大伯趕緊去集市買鞭炮,香,花捧等祭祖物品。爺爺換上干凈的衣物,拿著木鼓與鼓棒,二媽穿梭于廚房之中,準備迎接中午的客人,習慣賴床的弟弟妹妹也打扮的漂漂亮亮,嘰嘰喳喳聊著天,三間平房,頓時充滿了人氣兒和柔光,忙碌而充實。
這祭祖在老家是一等一的大事,伴著雞鳴,越過草垛。我們才來到太爺爺的墳前。墳前散落著鞭炮的痕跡,放著幾束花捧,在這片枯草地上顯得格外顯眼。親戚們圍坐一團,看墳前一箱一箱的鞭炮噼里啪啦的響著。巨大的聲響直穿耳膜,令耳朵嗡嗡發痛。鞭炮聲停,就是正式祭祖的時候。爺爺敲著木鼓,親戚們依次跪地磕頭。包括我在內的孩子通常不喜歡這樣的習俗。我們僅知道跪拜的人姓“徐”被硬拉著拜完后,便逃也似的`跑開,在田野上撒歡兒的跑。而最重視的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每一次跪拜眼中都洋溢著認真與崇敬。他們對祖先的保佑深信不疑。
祭祖之后就是見一見住在附近的親人,我最害怕這樣的時刻。親戚總是熱情款待,邊吃邊聊,而我卻也接不上話,又不好干坐著,渾渾噩噩的不知回答了什么,在這個時刻最想聽到的就是“不早了,我們要回去吃飯了。”
真到了飯點,那才是有熱鬧的感覺,爺爺家門口有個大院子,一到過年便擺滿幾十張大圓桌,桌桌坐滿了人,這樣隆重的吃飯方式通常是老人賀壽,閨女出嫁時才辦的,我們這個大家族在春節時刻也能整整齊齊地歡聚一堂。
這時候的菜都是用大鍋炒的,比我的臉還要大上好幾圈兒。這菜同福氣一般,大家分“福”吃。小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在廚房打下手。二媽要炒菜,我就和奶奶守在爐邊一起烤火取暖,一邊聽老奶奶講過去的故事,現在想想那應該是寒冬中最暖的時刻。這個村,富了之后再回來時,這間小小的廚房便被設施齊全的集成灶代替了,那之后,老奶奶就不進廚房,只坐在門前發呆了。
每一張桌上都有大大小小十幾道菜,平日里怎么也吃不完的菜,不下一會兒就被吃了個精光。除了小孩子,大人們都喝上了酒,爺爺也會給自己倒上一杯。男人聊事業,女人聊家常。孩子們則用啤酒杯裝滿飲料,學著大人的樣子喝酒聊天。
下午時,一天中最清閑的時刻,看電視或玩游戲或是滿堂的瘋跑。沒人會在今天的玩鬧中挨罵。
隨著太陽的落下,村中安靜下來,沒睡的人們仍然嘰喳的聊著天,寒風在夜晚肆虐,人們再次醒來時又是一片寂靜,春節,帶來了團圓,留下了一家人的幸福。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19
有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呢?有誰不說自己的家鄉美呢?要問我的家鄉在哪里,當然是美麗的寶清,它是一個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的地方,是全中國的優質大糧倉,它在過春節的時候很熱鬧,有許多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我愛寶清春節的熱鬧,如果你不信的話,那你就往下看。
除夕真熱鬧,家家做年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覺。
在家宴上,寶清的特產菜肴必不可少的就是殺豬菜,首先,將腌制好的酸菜清洗干凈,切成絲,盡量切得越細越好,細得像頭發絲一樣,口感非常好!接著,再往鍋中加入適量的水;這時再拿出大塊的五花肉洗干凈,切成片放進鍋中一塊兒燉上,等肉和酸菜燉好之后再放入血腸,這樣的殺豬菜就做好了,每當我們看到這道菜肴,就覺得有過年的味道。
過春節時還得有一個代表作,那就是鐵鍋燉魚。把捕撈上來的魚切成大塊兒,起鍋燒油,放進鍋里,鍋旁貼上玉米餅子,鐵鍋燉魚就做好了,特別美味,做好之后盛在盤子上放到桌子的中間,寓意就是年年有余。
白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到外面觀看大秧歌,還有滑雪,打冰嘎,放爬犁,許多好玩的東西。我們寶清過春節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晚上,家家戶戶打開電視,準備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等到12點鐘的時候,家里的老人,小孩兒都準備好吃年夜飯,桌子上的菜肴非常豐富,關鍵是必須得吃餃子,放鞭炮,放煙花,整個天空放射出五彩繽紛的顏色,美極了!
總之,我們寶清的春節就是這樣過的,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美麗的寶清過春節吧!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20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我的家鄉武漢也不例外。
家鄉有句諺語:“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小年的早晨,家人拿著清潔工具,為迎接新年做準備——掃塵。掃塵寓意著掃除陳舊,把晦氣掃出門。
一大清早,我們個個精神飽滿。媽媽像是司令官一樣,一手叉著腰。一手指著我和爸爸開始分配任務,個兒高的爸爸負責打掃房頂和櫥柜,細心的我則負責擦玻璃,說干就干,我先打來一桶清水,把抹布泡一下,然后擰干,在玻璃上擦來擦去。可是不管怎么擦,上面都留下了水的印記。我十分不解,便去問媽媽,媽媽拿給我一塊干抹布:“你要等水分快蒸發時,再拿干抹布擦一遍,才能不留下印記”我按照媽媽的方法,不一會兒,玻璃就锃明發亮了。
轉眼間,又到了春節的一個高潮“除夕”,除夕吃餃子是由來已久的習俗。
今年,我們家準備包帶有紅,綠,黃,白四種顏色的元寶餃子。其中有三種顏色分別用胡蘿卜,菠菜,玉米打成汁揉進面粉做成。
接下來,是包餃子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和面”。爸爸把面粉和雞蛋放入盆中,加入少量的溫水,用筷子慢慢的攪拌,直到碗里成了面疙瘩,再把它分成四份。爸爸把先準備好的三種顏色的蔬菜汁分別倒進面團里,不停地重復揉搓,揉到面團的表面十分光滑時就開始醒面。這時,我們就有了紅,綠,黃,白四種的面團。
然后,便是調餡,調餡十分簡單了,媽媽把準備好的芹菜,豬肉,芝麻合在一起攪拌,放入佐料調味。
最后,便是元寶餃子成型了,此時,爸爸變得像是司令官一樣,一邊拿著搟面杖搟面皮,一邊指揮我和媽媽包餃子。我拿起爸爸準備好的梯形的皮兒,將餡兒放到皮的上端,向前卷兩圈,可是一卷,餡兒不聽話的跑出來了,我一急,手一抖,餃子皮帶餡兒全掉地上了,我一臉的失落,爸爸放下手中的活,過來給我做了一個示范,皮和餡兒像是爸爸的朋友一樣,服服貼貼的粘在一起,形態像極了一個元寶,爸爸鼓勵我說:“不要灰心,多試幾次,相信你一定行的”。我接下來按照爸爸的步驟,小心翼翼的試著包一個,慢慢的一個不太像元寶的餃子包成了,我高興的拿給爸爸看,爸爸夸獎我真棒,接著一個一個的真正元寶餃子在我手中完成了。通過參加包餃子全過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不怕失敗,堅持一定會成功”。
夜幕降臨,四種餃子排隊跳入鍋中,鍋里先是“咕嚕咕嚕”直響,“噗”地一下,鍋蓋就被頂了起來,白沫沫直往外冒,我往鍋中倒入涼水,才見那一個個餃子浮出水面,餃子端上桌,媽媽告訴我:元寶餃子寓意著吉祥如意,財源滾滾。我夾起一個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放入口中,嘗了嘗,味道還不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之夜,人人都得守歲。你聽,窗外聽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新的一年到了。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21
每個人的家鄉都會有獨特的風俗習慣,我也不例外。我的家就在水秀山青的寶清,這里的風俗習慣可是非常有趣的呢!讓我帶你去感受一下吧。
冬天到來之時,東北的農家菜就可以大顯身手了——殺豬菜。提到殺豬菜,必不可少的是酸菜,它是由白菜腌制而成,這又是東北的一大特色。殺豬菜的制作過程也是很復雜的,酸菜切得越細越好,而且還需要血腸,血腸也是東北人的口福。殺豬菜可謂是東北特色的融合啊。經過一番辛苦制作,—大盤美味殺豬菜就大功告成了。在這里,不管哪家做了殺豬菜,大家都會去幫忙,然后大家坐在一起,笑談之間,酒足飯飽。
深冬時節,遍地白茫茫一片,河面上結了很厚的冰,足足有一米深。這時是最適合滑雪和冰釣的時候了,冰釣就是在冰上釣魚,首先要把冰鉆開,鉆冰需要專業的工具,鉆好以后還要把帳篷支在冰洞處,再把小爐子放在冰洞旁,以防冰洞被凍住,而且需要足夠的耐心才可能有收獲,但冰釣不是為了釣魚,而是等待時跟朋友說說話,增進友情,重在享受。滑雪則是一種刺激又略顯危險的運動,滑雪時摔跤是不可避免的,—不注意就有可能人仰馬翻了。
我家鄉的風俗習慣十分有趣,而且可以增進感情,并不是為了得到什么,而是重在參與和享受。你是不是也想到我的家鄉來感受一下這里的風土人情呢?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22
我家鄉的春節是別有風味的。當然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按咱們武當山的風俗,元春到上元才叫春節。
除夕是我最喜歡的一天,那天是春節之中最重要最忙碌的一天,在此時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大家必定都會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一會兒老媽端上菜來,看著桌上豐盛的年夜飯,還沒吃就一個勁兒的說好吃。飯桌上我們一邊談論生活中的奇聞樂事,一邊品嘗著美味佳肴,享受團圓的樂趣。
吃完年夜飯,最后我們就會趁著武當山沒有禁鞭令,快快活活放鞭炮。我拿起一根煙蒂,輕輕地在引線上一擦,轉頭就跑。火舌舔引線,終于燃到底,只看見煙花從鐵罐里飛一樣地沖上了天空,炸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線,銀光劃破了天空,新春就快到了。
放完鞭炮之后我們就回到家,打開電視看春節聯歡晚會,到了12點鐘的時候,家家戶戶點燃鞭炮,全城就像是辦喜事兒一樣,噼里啪啦的聲音回響在全城的上空,真可謂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夕與初一的光景可真是完全不同,除夕,一進超市門兒想回個頭都難。王虛宮的真武大帝沒見著,放眼望去全都是人,只有一個地方幸免于難—武當山的山頂。初一商場都插上鎖,沒幾個人出門,大街上空蕩蕩的,門前堆著昨天夜里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等過了上元年就到了殘燈末廟,姥姥和姥爺就會讓我們帶上一些家鄉的特產,寓意過年的好彩頭,與我們相伴一整年。
一年又一年,年年盼過年,我們武當山的年是最有年味的。此生無悔入武當,來世愿做中華人,我們的家鄉,山美水美,風俗更美。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23
從我能記事起,我就記得每年除夕都要守歲。大概是在立春前后公歷二月份。
關于除夕有一個風俗就是守歲。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一頭怪獸。頭長觸角,尖牙利齒,目露兇光,兇猛異常。“年”常身居于海底,每到除夕便爬上岸來,吞食家畜殘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人們就會攜老幼潛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村里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幫助了村東頭老婆婆一家驅趕了年獸。人們逃命回來,發現了驅趕年獸的方法,于是從每年的除夕開始,家家戶戶都會貼上紅對聯,燃放爆竹,燈火通明。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除夕清早,陽光如同頑皮的小手肆意在我臉上游走,睜開眼,向街上望去,熱鬧非凡。我趕快洗漱完畢。還沒等吃上早飯就慌忙擠入龐大的人潮之中。這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頭。場面無比壯觀,時光飛速流逝,眨眼間便到了日暮時分。人已少了許多,天邊漸白了,橙色的晚霞,街道逐漸人煙稀少,我也趕緊回到家中,爸媽早已打開電視,準備了一桌熱騰騰的團年飯。觀看今年春節聯歡晩會“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到!三百多個日日夜夜不動聲與我們擦肩而過,新春開啟了新的希望。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是那樣的熱鬧喜慶和隆重。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24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自己別具一格的風俗,處處彰顯著中華文化的魅力,而我家鄉的風俗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天色未亮,一切都還在被晨霧籠罩,父母起的很早,因為今天是除夕。在這一天,春運的人還是很多。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大約兩個小時后,我的老家云夢就到了。路過集市看見旁邊有的孩子們玩鞭炮這些鞭炮還有響亮好聽的名字,比如孔雀開屏,五光十色小金魚。鞭炮的款式也是讓人應接不暇,父親停車下,買了許多。有些是拿來討好小孩子的。還有一些則是除夕晚上才能放的,除夕又叫大年三十,在這一天我們也要祭祖。并以年糕三牲飯,還有三茶五酒祭祖希望祖宗回家過年,爺爺拿來一個鍋底生銹,但鍋內完好的一口鐵鍋。爺爺身穿灰色棉襖,下著卡其色棉褲,他把鐵鍋放在了右門的門后,再拿了一些紙錢,然后和海綿墊子之類的就緒,開始祭祖了。這些是由大伯父,二伯父和父親(按照長幼的順序),再次輪到,哥哥姐姐和我,就開始祭祖了,而且燒紙的過程中,還得念叨著說出自己的愿望,希望祖宗保佑我們能實現
等祭完祖就要吃團年飯了,我們一家共有16口人,所以坐在了大圓桌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換上了新衣,穿上新鞋。每年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排骨藕湯。吃完飯后要在客廳放炮竹告訴別人家已經吃完了,到了晚上,爺爺會帶我還有哥哥姐姐上街,我們那里的小商鋪是不會關門的,大街上人來人往,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們感受到了十足的年味兒。
回家以后大家整齊劃一地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可小孩子們卻總是也閑不住。在村里四處亂跑,到處串門兒,給人家拜年要壓歲錢。晚上12點就會有一場舞獅子,大多數孩子都跑去湊熱鬧,那獅子跳來跳去眨一下眼睛活靈活現,時不時還做一些有趣的動作,小孩子看了十分喜愛,拍手叫好。
這就是我家鄉有趣的風俗,這些風俗傳遞著中華文化的魅力。那么你的家鄉的風俗是什么樣的?有機會一起來分享吧。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精選24篇)】相關文章:
風俗習慣的作文12-08
白族的風俗習慣作文(精選5篇)12-15
春節的風俗習慣作文(精選36篇)01-11
我的家鄉精選作文05-05
春天的家鄉精選作文12-29
家鄉的橋的作文【精選】01-18
有關描寫風俗習慣的作文12-20
風俗習慣的作文(15篇)12-08
風俗習慣的作文15篇12-08
德國的風俗習慣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