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包容是陽光1200字
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別人犯錯了,我們為此雷霆萬鈞,那犯錯的該是我們自己了。
我覺得包容就是在心里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事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事原則。雖然要想做到包容不是那么簡單,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那樣你離包容就越來越近了,經過不斷的積累,最后你就會達到你的目的--包容。
人應該學會包容。多一些包容就少一些心靈的隔膜;多一份包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愛。
有句話說:“謹慎使你免于災害,包容使你免于糾紛。”我們待人理應如此,要學會包容別人。如果我們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不伸出援手,那你的生活將毫無意義!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兩匹馬同行,一匹將另一匹的脖頸咬傷了,結果被咬的反而主動安慰因咬傷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馬。故事雖小,卻揭示了天地間動人的品德,那便是包容。
寓言中動物的包容是以德報怨,佛教中彌勒的包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怎樣來理解包容呢?其實,包容是一種境界。
通常的“包容”,即原諒他人一時的過錯,不去斤斤較,不耿耿于懷,和和氣氣地做個大方的人。包容在遇到矛盾時往往比過激的報復更有效。它就像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時的敵視,使人們冷靜下來,從而看清事情的本來緣由。同時,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馬理智地選擇了包容,最終兩者和好如初。試想一下,倘若它針鋒相對,以同樣的方法還擊對方,那么除了兩敗俱傷,頭破血流之外,還能帶來什么呢?因此可以說,寓言中的國馬其實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報怨”。
包容別人是對別人的理解,是一種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種與人為善的觀念釋然。而包容自己則是一種豁達,冷靜與理智,包容自己并不是放縱自己。
包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
包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是對別人的釋懷,也即是對自已的善待。
“得饒人處且饒人”“忍一時心平氣和,退一步海闊天空”,都是教導我們要包容別人。因為因包容而產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包容,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恩怨;包容,能使事業興旺發達。
“處己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這句話也告訴你要懷有一顆包容的心這個道理。反之,如果世上的每個人都不會包容,只會斤斤計較,那整個世界可能終日血雨腥風,暗無天日。
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嘛!我們應該用禮貌去待人。若無寬恕,生命將永遠被永無休止的仇恨和報復所控制。我們只有善于團結,才會得到友善的回報!
一個班級體,理應是全班同學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可是,卻恰恰相反,不但不能團結一致,還分門別類,總是抓住別人的小辮子,只因為他某件事情的過失,就來判定一個人的好壞善惡,是萬萬要不得的。我們應該懷有一個寬廣的心胸,去原諒朋友,原諒生活中的人!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發生的決不是兩匹馬這樣簡單的事。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包容就像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