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習俗作文精選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習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習俗作文1
伴隨著五彩繽紛的煙花、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新年到了!只見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家人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
我的家鄉在溫州仙巖,要說起過年,我可知道有很多的習俗呢!
在年三十的晚上,家里在關門時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門外放炮仗,溫州這邊叫“關門炮”,寓意著舊歲平安;年初一的凌晨,天還蒙蒙亮,人們就起床了,家家戶戶開門后第一件事就是放“百子炮”,在爆竹中,新的一年、新的一天開始了,這是“開門炮”,寓意著開門大吉。
撣塵,就是春節前的大掃除。這項習俗,我也非常喜歡。在陽光明媚的天氣,就把平時許多不知道收在哪里的東西,都搬出來擺在門口,徹底的清洗。我就在當中跨過來跨過去,摸摸這個,碰碰那個,好奇跡了,媽媽把過年前的年貨都搬出來放在走廊里。我連忙把開心果、瓜子、芝麻糖、花生糖都摸一把放進口袋里。吃夠了就幫媽媽遞遞拖把,洗洗抹布。在我們一家人的勞動下,家具、墻壁、地板都是干干凈凈的,然后貼上對聯和倒著的“福”字,意味著福到。到處都是干干凈凈的,被燈光照的亮堂堂,一個熱鬧的新年就要到了!
我最喜歡的一項習俗就是搗年糕了。把做年糕的米磨成粉,然后把米粉放進蒸籠里蒸熟,變成了糕花,再放進石臼中用木槌搗均勻,并有了彈性,然后用長方形雕花模具印出一條條長方形帶花紋的年糕,刷上一層油,一排排疊得高高的,年糕就做好了。溫州方言成為“搗糖糕”。我特別喜歡去看別人搗年糕,大人剛做出來的年糕,冒著騰騰熱氣,白花花的,咬上一口,好香!久而久之,做年糕也就成了“年糕年糕年年高”的象征。
這些就是我家鄉的一些重要習俗,請你有時間也來我的家鄉做客,可我們一起分享家鄉的辛福快樂吧!
家鄉的習俗作文2
按我們家鄉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中旬就開始了。每當要到春節時,氣氛就會變得格外熱鬧。
在臘月十幾的時候就要到每家自己儲存食物的地方把之前儲存的大米,臘肉,什么的都預備充足。整理好過年吃的,用的,就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掃一遍。
到了臘月二十一,我們村里每家每戶都陸續開始做“糍粑”酒什么的,我老家過年時一些要吃的東西一般都是自己做的,要買些水果,糖之類的。有時家里打糍粑不夠人手的,可以去找幾個鄰居或是親朋好友來幫忙。每當到打糍粑那天,爺爺就會找三兩個親戚來幫忙。不過,在那天之前,先要把糯米給煮熟,然后把煮熟的糯米放在一個大竹籃里晾涼,有時我會抓幾把來吃,不過那飯很燙,所以我每次都會讓奶奶幫我揉成一個球,那樣又美味又不燙。不過不能吃太多,因為這些美味還要用來做糍粑和酒呢!
第二天上午把要用的東西準備好,下午就開始了。等把糍粑打好,就要把還不成形的糍粑給捏好,一般都奶奶來捏,我們一般只是在一旁看著,有時“捏”幾個試試。等糍粑捏好后就放到一個裝滿冷水的盆子里,蓋上蓋子儲存起來。
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早已貼好了各色的年畫,差不多6點7點時,再放幾串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燈火通宵,有的小孩子嘴上說著一定要守歲,可是到了最后凌晨1點多太困了,又自己乖乖睡去了。
春節到了,天還沒完全亮的時候,爺爺就已經拿著鞭炮到門口去放了,說實話我還是被鞭炮吵醒的呢!吃完早餐,爸爸他們給了我們壓歲錢,爸爸就帶著弟弟出去拜年啦。我和姐姐就待在家里。等我弟弟回來時,他就和奶奶一起去買花炮之類的炮去了,這可是他每年都要做的事。
春節過后,我們又在老家待了幾天就回廣東這邊了。走的時候還帶了一些奶奶他們做的臘肉,還有幾袋家里種的米,爺爺還拿了一些酒給爸爸,那些酒可都是我爺爺自己釀的呢!
家鄉的習俗作文3
農歷臘月二十三這天,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的民間節日,人們稱之為“祭灶節”。這個春節,我隨爸爸回老家河南有幸一起過了這個有趣的節日。路上,爸爸就神秘的告訴我,有可能會趕上過“祭灶節”?什么是“祭灶節”,那個做飯的爐子有什么好祭奠的?看著我一臉的狐疑?爸爸告訴我,傳說灶王爺是由玉帝指派,下界監管人間是非,為此每當這一天到來,人們敬請灶王爺吃灶糖,希望用糖把灶王爺的嘴黏住,回到天宮后不再搬弄人間是非,向玉帝多說好話,以求來年可以五谷登豐,人人都可以吃飽肚子。以前環境十分惡劣,田地有時顆粒無收,人們都吃不飽,因此祈求上天。哈哈,看來這個灶王爺是個貪嘴的老頭。
好不容易盼到晚上,我與父母來到灶神廟前,人們恭敬地跪在灶王爺面前,臉上展現出崇拜的神色,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感到好笑,覺得這只不過是迷信而已,只有辛苦勞作,才會有好的收獲。但為了不失禮節,我趕緊隨著媽媽一起跪在灶神面前。爸爸把事先準備好的公雞放入我懷里,這是一只紅公雞,看來灶王爺要騎紅馬上天了。因為據說雞是灶王爺升天之馬,故雞不稱雞,而稱為馬,若為紅雞即為紅馬。奶奶說接下來就要到高潮了,為的是讓灶王爺在走的最后時刻依然對我們保留著好印象,因此專門舉行儀式,為灶王爺送行。我跪在灶王爺面前,看著爸爸斟酒叩頭,嘴里念念有詞,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后將酒澆在雞的頭上,雞在我懷里撲棱撲棱發出聲響,我驚訝的看著爸爸,爸爸微笑的說了聲:“噢啦!”我松了口氣,將雞還給爸爸。祭完灶,爸爸給我和妹妹一人發了一塊灶糖,吃著甜甜的灶糖,望著散去的人們,我突然想到,這并不是可笑而愚昧的迷信,而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我不該嘲笑他們。他們使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對美好未來的寄托。
這一次我領略到了勞苦人民用自己那獨特的方式表示自己對來年大豐收的期待,在這無形的鼓勵下,用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期望變成現實。
家鄉的習俗作文4
我們的家鄉青島有許多民族節日,春節,就是一年中最大的傳統節日。
平日,為了上學方便,我都住在姥姥家,不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到了過春節的時候,我就回到爸爸、媽媽家,媽媽也住在四方區。
年三十這一天,我到了媽媽家,換上媽媽給我買的新衣裳,心里別提多么高興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圍在電視機旁看春節晚會,我始終期盼著過年的餃子,雖然平時也經常吃餃子,但過年的餃子和平日的餃子還是有很多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在半夜里吃,因為吃了這頓餃子就意味著我又長大一歲。
在媽媽開始下餃子的時候,爸爸就下樓放鞭炮去了,有時我也跟著爸爸去放鞭炮,有時春晚節目演得精彩,我就在家里看電視,就顧不上放鞭炮了。
第二天,媽媽就帶著我回太姥姥家,給太姥姥拜年。下午,我就和媽媽到親戚家串串門。忙活了一天,到了晚上,才和媽媽回到家。
每次過春節,奶奶、姥姥和親戚都會給我壓歲錢,有姥姥給我保存著,姥姥說:“壓歲錢不能隨便亂花,到用的時候,再拿出來用。我學琴的學費,買課外書籍,都用我的壓歲錢。
因為還要學琴練琴,春節過后我就回姥姥家。到了正月十六,姥姥、姥爺會帶我去糖球會,感受傳統的民族廟會,逛小吃街。姥姥給我買傳統的糖球、武漢豆皮、撒尿丸子、章魚小丸子、炸鵪鶉蛋等等。姥爺說:“過去的人都是耍正月,過完了糖球會才算過完春節。”可想早年間的春節比現在更熱鬧。
每年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我覺得過春節最好。
家鄉的習俗作文5
端午節在老家叫做五月端午,日子也是在農歷的五月初五,但老家的人似乎不知道這個節日為何而來,我在上初中以前,是不會把端午節和屈原聯系在一起的。
許是因為老家地處平原,沒有吃米的習慣,因此粽子并不是端午節的必備吃食,即便是備受寵愛的餃子,也不是主角兒。小時候,農村條件都不太好的時候,端午節的特殊只是體現在早飯上,即糖包子和咸鴨蛋。糖包子,用發好的白面包成三角形,里面放上白砂糖或者紅砂糖,蒸熟即可。即便是這樣,糖包子在平時也是很少吃到的。
糖包子是甜食,又是三角形,很明顯這是粽子的替代品了,至于為什么吃咸鴨蛋,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測,或許是因為家鄉的人以面食為主,不愛吃甜食,而腌的很咸的鴨蛋剛好可以中和糖包子的甜。
甜食對于小孩子的誘惑是很大的,尤其是小時候甜食并不多,因此最喜歡吃糖包子的是小孩,砂糖包在面里,等出鍋的時候,糖早已融化成糖水了,而嘴饞的孩子往往拿起剛出鍋的糖包子就吃,結果可想而知,被糖水燙的直叫。
咸鴨蛋平時吃的也少,因為鴨蛋貴,一般家里養有鴨子的人家才會經常吃到咸鴨蛋,若是會過日子的婦人,還會把積攢下來的咸鴨蛋賣掉。沒有咸鴨蛋的人家也是有的,那就只能煮雞蛋來代替了。
小時候,早飯吃好就是過端午了,因為午飯又和平時一樣了,能吃的起餃子的人家很少。現在不一樣了,早上的糖包子和咸鴨蛋越來越少人吃了,中午吃餃子到慢慢變成了主要的過節吃食,一到做午飯的時間,家家廚房里都傳出“篤篤篤”剁餃子餡兒的聲音。
家鄉的習俗作文6
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初二這一天,家家理發店都是顧客迎門,生意興隆。這不,今天老爸老媽便帶著我和妹妹來剃龍頭了。
一路上我好奇地問:老媽,為什么要剃龍頭啊?今天是龍抬頭的日子,在這一天里去理發,亦有鴻運當頭,精神飽滿,時時吉祥之意。大地回春,萬物更新之際,理發迎新年呢。那妹妹為什么又叫剃胎頭呢?俗說,因胎發沾染有母體的血污及穢氣,不剃的話寶寶的頭發又黃又稀疏,為了讓以后的頭發更黑更亮更秀麗,必須要剃胎頭,頭發還可以做成毛筆,多有紀念意義!老媽一本正經地說。要怎么剃,待會兒你就知道了。我的心里哼了一聲,故弄玄虛!
到了理發店,向老板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后,便開始剃胎頭了。只見老板彎下身,在熟睡的妹妹的腦袋上輕輕地抹了一層爸爸剃胡子那樣的泡沫。我納悶:要這玩意兒干什么呀?老板一只手拿起小刀片兒,一只手輕輕按住妹妹的小腦袋,在妹妹的頭上小心翼翼地刮了起來。那小刀片兒猶如一輛推土機,在妹妹的頭上來回推著,推過的地方連一絲頭發也看不見,像一塊白紙,滑滑的,可謂所剃之處,寸發不生。
突然間妹妹動了一下。我和老爸老媽都嚇壞了,生怕妹妹被小刀片劃中。只見阿姨輕輕站起身,走到跟前來撫摸著妹妹的頭,低聲細語地說著:小妹妹,不要哭,不要哭,馬上就剃完了。話音剛落,妹妹果然又沉沉睡去。
不一會兒,妹妹的頭發剃完了。老板洗走了小刀片上的頭發,在妹妹的頭上又一遍又一遍小心地清理。妹妹突然醒了過來,可出人意料的是她睜著個大眼睛,不哭也不鬧,一副很享受的樣子。妹妹的頭皮漸漸變成紅色,便開始露出黃色的橡皮屑不,是胎漬呀!
老板刮走了胎漬,我們就匆匆地趕回家。我本以為這就算剃完了。可一回家,老媽就把雞蛋泡在了艾葉水里。泡好后,拿著雞蛋在妹妹的頭上滾來滾去。老媽好像知道我要問什么,微笑著對我說:哥哥,這艾葉可以排毒。哦,原來如此!
這就是我們家鄉剃胎頭的習俗!
家鄉的習俗作文7
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很多,還有很多“規矩”,怪怪的習俗也很多。弄得我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只好去問知道習俗最多的外公。
我和妹妹一起來去找外公,妹妹看外公貼“福”貼倒了,急忙說:“外公,‘福’貼倒了。一聽,我耐心的解釋道:“沒貼錯,將福貼倒是一種習俗,倒著貼,說明了——福到(倒)了。”妹妹一聽,恍然大悟。妹妹說“那還有什么習俗呢?”外公停下手中的活兒,耐心的給我和妹妹講。
過年還有好多種習俗。外公說“把魚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魚千萬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我和妹妹異口同聲的說“為什么呀?”“因為這是象征著年年有余、五谷豐登,辣椒當然代表的就是紅紅火火了。”外公說。“原來如此!”我若有所思的說道。
“過年還要大掃除”外公說。我和妹妹疑惑不解:“為什么要大掃除呀,我們家很干凈呀?”外公笑著,不緊不慢地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去年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今年 就可以開開心心的度過了!”“真是越來越不懂我們家鄉的過年習俗了。”妹妹說道。
“農歷三月初三,有以地菜煮雞蛋當節日食品的風俗,說是吃了‘明月’。”外公說。“什么是地菜呀?”妹妹疑惑不解。“地菜就是薺菜”我解釋說。“它有清肝明目,調理脾胃之功能。三月三氣候一般都反常,所以你外婆常教導你們說‘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你們去年就因為這吵了一架呢。”外公說。我和妹妹吐了吐舌頭,說“我們又不知道是真的,以為外婆逗我們的。”馬上妹妹拉著我二話不說道歉去了。
今天我們知道了過年習俗的知識,我覺得太不真實了,不過還很有趣的。只要開心就可以了。何必真實不真實呢。
家鄉的習俗作文8
在我的家鄉,進入臘月,就等于來到了春節,臘月初八,要喝用糯米、五谷、蜜棗等,熬成的黏糊糊的八寶粥,預示著一年的好收成。
臘月的二十三,是傳統的祭灶,據說那一天,是灶王爺和灶王奶奶,上天拜玉帝的日子,上天向玉帝匯報的日子,去報告人間人民的生活,所以要拜祭灶王爺,還要吃灶糖,灶糖香脆可口,眼預示著全家人粘合到一起,甜甜蜜蜜,之后,就陸陸續須的備年貨了。
臘月二十四,是全面打掃的日子,全家人出動,把家里一年來堆積的灰塵清理得干干凈凈,迎接新春的到來。
臘月二十五,我們要磨一塊大大的豆腐。
臘月二十六,家鄉人都會殺一頭肥嘟嘟的胖豬豬。
臘月二十七,我們會殺幾只香香的柴雞。
臘月二十八日,我們會把新桃換舊符。貼上喜慶的新春對聯。
臘月二十九日,我、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會中各式各樣的花饅頭,還會炸好多好多好多的魚、丸子、蝦。
臘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被記作除夕,今天我們洗菜、剁餡、包餃子 ,到了晚上,會祭祖、吃餃子、放鞭炮,我還會收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
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我們會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拿著各式各樣的糖果,零食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這些天家鄉的鞭炮聲連續不斷,晚上會點很多很多的煙花。
正月十五,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日子,除了吃餃子和元宵外,老爺會扎很多很多的花燈籠,村里到處也都是掛滿搭滿了燈籠,從初一到十五間,每天晚上都會舞龍舞獅,鑼鼓聲振天,熱鬧異常,小朋友笑著、鬧著、喊著,挑著燈籠,追逐著……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了!
家鄉的習俗作文9
除夕在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每一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就是除夕了。在這一天,爆竹聲聲響,煙花處處開。
除夕晚上要吃餃子,寓意團團圓圓,平平安安,甜甜蜜蜜,再配上自制的蘸料,簡直是人間美味了。這一天,人們可以放下所有的壞心情,釋放所有的壓力,悠閑自在,樂此不疲。到了晚上,才是重頭戲。
除夕因位于其年之末,人們便更加有興趣。再加上美味可口的食物和長輩們送出的紅彤彤的壓歲錢,小孩子們是“吃嘛嘛香,喝嘛嘛樂”了。大人們也不例外,他們可以放手自己的孩子,任他們肆意逍遙,只要注意安全。然后自己找個麻將攤玩上兩把,輸贏亦是快樂。有的不賭錢,就“賭”胃,找上幾個好友,買上幾瓶價格居中、上得了臺面的酒,再配兩個小菜,人間天堂啊!
老人們終于不再孤獨,兒孫在庭院里瘋玩,老人們就坐在一旁看著,時不時警告上幾句,要小心些;或和幾位老友聚在一起玩撲克,不拿錢,就圖個快樂。
小孩子們最為猖狂。手里捏著打火機,兜里揣上幾盒炮,盡管有些恐懼,也要放上一盒。雖然家長叮囑不要玩炮,不要玩火,可到了這時,好奇心勝過了媽媽的話,必定要玩。這是男孩子們的活動,有些女孩或許也會參與。再來說說大部分“仙女”們都在干嘛,她們到了過年也不安靜,小的到處抱大腿要紅包,再拿去買糖;大的則聚在一起跳皮筋,講故事。
可是,如今這個時代,電子產品高端又實用,過年沒了熱鬧的氣氛,刷視頻,玩游戲等等,占據了一整天。年味走遠了,真的回不去了嗎?
今年,希望熱鬧一點
家鄉的習俗作文10
我們家鄉有個習俗,只要誰家小孩滿十歲了,準在初八那天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吃飯,什么七大叔,八大姨,都要來,今年剛好趕上,又有人過十歲生日了,我和媽媽帶上禮物,一大早便出發了。
這個親戚屬于那種不是特別熟的,不熟到什么程度呢?見了面,我連他叫什么,該怎么稱呼他都不知道,畢竟,一年就見一次面啊!到了他家,很龍套地向他拜了拜,說了句“新年好”!主人便把我一人請進了里屋,留我媽媽一人在客廳,至于干什么,不看我都知道,要交禮金,也可以理解為份子錢,但未成年人是免費的。哈哈。
過年時,中午飯吃的特別遲,一般是在一點或者兩點時才吃的,這時,大人們可以聊會天,把小孩子們放在一邊,小孩子們這會無非就是看看電視,玩玩游戲,輕松自在。
要到吃午飯的時間了,但你吃飯總不會站著吃吧,你首先得會“坐席”坐席也有講究,輩分越低就要坐在離門口越近的地方,在吃的時候也有講究,不能翹二郎腿,這樣對主人們不尊重。不能大聲喧嘩,會影響別人,也很不禮貌,吃完飯后,更加要注意,不可以擅自離位,必須等大家都吃好了后才可以離開。吃完飯后,要把筷子放在桌子上,千萬不要放在碗上,這是一種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因為只有在有人去世的時候,才會這樣擺放碗筷,如果沒有人去世這樣擺放碗筷,可以說是客人對主人的詛咒,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表現。
上完菜后便沒有過多的規矩,反正就是吃,吹!吃飯時大家談的很開心,什么話題都有,說說你今年的工作如何,孩子的成績如何,一派和諧,從話中透出的是對親人的懷戀與關心,主人將鞭炮煙花燃起,在這本不安靜的和諧中增加了幾聲重重的喜悅。桌上的菜有很多,各式各樣,但少不了魚,年年有魚,年年有余!
也許桌上并沒有山珍海味,也許在一起吃飯的都是普通人,但是,在年中,在平常的菜也是被大家所喜歡的,家人在一起,哪都有年夜飯。
家鄉的習俗作文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說起咱家鄉是在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河南。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我的家鄉在河南鄭州,從我記事起,每到中秋節,媽媽都會親手給家人做月餅,一早起來媽媽就開始做月餅,將提前煮好的紅豆碎成泥,再把打成蓉的豆沙糖漿和油餡拌均勻,這樣香甜可口、甜而不膩的豆沙餡就做好了,接下來將皮料與油酥料各分成小塊,再將油酥包入皮中,用手掌撳扁成薄形開始包餡。媽媽先取豆沙餡置于撳薄的酥皮上,輕輕的包住,放入生坯模具內,壓緊實,然后一推一個可愛香甜的月餅就成型了,我看那小巧的月餅模具特別精致,有富貴吉祥、花好月圓的字樣,有富貴牡丹花的圖案,上面的花朵栩栩如生。看完后,我也嚷嚷著要做一個,我拿起一個酥皮,手忙腳亂地往里塞豆沙餡,或許我太著急了,方法掌握的不對,做出的月餅四不像,像一團沒揉開的面團,把媽媽逗樂了。做好的月餅放入預熱的烤箱內,很快就烤好了,表面金黃油潤,廚房里飄滿了豆沙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
到了傍晚,大家早早地吃過晚飯,來到平臺,全家歡聚在一起賞月,聊天吃月餅,十五的月亮可真圓啊,就像一輪金黃、明亮的大圓盤,把皎潔的月光毫不吝嗇的灑向大地,我們欣賞著這美麗的月亮,媽媽給我們端來了月餅,就像天上的月亮,金黃金黃,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的津津有味,一家人其樂融融。
聽爸爸說中秋節象征家庭團圓幸福,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在外面忙碌的人,無論身在何處,都會千里迢迢趕回家,跟家人團聚,感受家的溫暖、溫馨。
這就是我的家鄉中秋節的風俗習慣,讓人難以忘懷,我愛我家鄉的中秋節,也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習俗作文12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歷正月初一。人們都說“過年”。孩子們非常喜歡過年。春節不但是一個喜慶的節日,同時,也是一個累人的節日。
春節之前,家家都要大掃除一次,意寓是:洗掉前一年的晦氣,迎來新一年的喜氣。但人們還要去買年貨,用來招呼客人。最重要的是,賣對聯和年畫。屋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最忙的時候到了——春節的前夕也就是十二月三十一日。那時,外婆會把我,表姐,阿姨,媽媽們叫來一起包餃子,等到春節的晚上吃。
春節到了。孩子們都跑到商店里去買鞭炮,小伙伴們圍在一起玩。玩的方法各式各樣:有的放在沙堆里放;有的放到水里去;還有的把鞭炮里的粉弄出來,再用火點燃,就會發出亮光。可漂亮了!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方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挑換舊符”啊!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自己包的餃子,真是美味啊!還一邊吃一邊說,開心得不得了!吃完之后,男人們和朋友們搓搓麻將,小孩們和女人們在家里看看春晚,真幸福啊!其實,為的是12點的到來。就是守歲。12點時,大家都開始放鞭炮啦!天上瞬間變得亮起來,好像一個個小精靈在向你眨眼,那一雙雙七彩的眼睛,真令人驚嘆啊!鞭炮放了之后,大家都進入夢鄉了。都熟睡了。
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元宵。聽到元宵,我們先想到的就是舞龍燈了。那時,家家都掛上了紅紅的燈。這項活動,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非常喜歡。拿龍登場的就像一條長龍。在天空中翱翔,身上還閃著亮光。他還回來你家“游玩”,只要它經過你家,就要放鞭炮,表示歡迎。如果,他來你家“游玩”,你就要給它一個大紅包。等下吉祥的預兆。
思是:你家來年可以紅紅火火,家庭幸福。最有意思的就是“龍頭和龍尾的大戰”了。好刺激啊!
元宵過后,大家都各自忙去了。大人們去工作,小孩們去上學了。
這就是我們的春節,怎么樣,不錯吧!你們也來介紹你們家鄉的習俗。
家鄉的習俗作文13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說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樂乎!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代勞,把一年的收獲和來年的希望都寫進這小小的春聯里。同學們,說起春聯,還有一個故事呢!春聯,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門板。據說,桃木有鎮鬼、驅邪的功能。因為世上的惡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二神,所以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驅鬼辟邪。后來,人們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驅惡。這種桃板就稱為“桃符”。在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有人在桃符上寫字。一次,蜀國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學士在桃符板上寫字,因看不清學士們所寫的內容,孟昶索性自己書寫“年年約余慶,嘉年號長春”。由此產生了中國第一副春聯。
常回家看看,再遠的游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的精彩節目,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聽著窗外陣陣的爆竹聲,一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這時候,小孩子最開心的是長輩會發壓歲錢。據說,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做法。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因為歲與祟是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們平平安安過年。過年了,少不了走親訪友。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著豐盛的酒菜,互贈祝福,共謀發展大計。這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后。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
家鄉的習俗作文14
在我的老家安慶,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清明節祭祖”,別認為這很普通,其實我們全家人對其是非常重視的。
在離老家幾十公里處,有一個小鎮——許嶺鎮,是我們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許嶺,安葬著我們徐氏幾十代先人們。
山上,數不清的樹木,荒草和荊棘,證實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為了祭拜祖先,我們也不會屈服,折斷多余的樹枝,踩平多刺的荊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墳地,我們看見了大大小小的墳。爺爺帶路,先找到我們最親近的先人,然后爸爸和叔叔除去墳上的荒草,爸爸拿著三根香串上六張紙錢插在墳頭上,接著叔叔拿出一疊紙錢在墓碑前點燃,我當時親眼看見墓碑上玄孫一欄里有我和兩個弟弟的名字,還有幾個沒見過面的堂兄弟的名字,當時我的心情很沉重,為什么他們沒有來祭祖呢?也許是他們在外地過年,沒有回來。然后就是放炮竹了,接著我們就要給祖先叩頭了,叩頭時,先要雙膝跪下,然后雙手觸地掌心向上,叩頭三次,這樣重復三遍才是對祖先最恭敬的禮節——三拜九叩大禮。最后,我們要把祖先“請回家”。
回家后,要將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還要擺上供品,這供品也是有講究的,雞、魚、肉、豆腐、糕點、水果、酒、茶等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雞和魚的頭要向著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飯,在吃年夜飯時,餐桌上也要空一個座位,那是留給祖先享用美食的。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斷的,否則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們就要送祖了,送祖時要將供品移到餐桌上,雞和魚的頭也要向著門外,我們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門外拜三拜,以示將祖先送回到極樂世界。這樣整個清明節祭祖儀式才算結束。
就像奶奶祈禱時說的那樣,祖先們時時刻刻在身邊保佑我們,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吧,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讓我們也時時刻刻懷念他們吧!
家鄉的習俗作文15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為盛大的節日。因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節習俗。我們亳州地區的春節從臘月初八開始就準備,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春節活動延續達一個月之久。
臘月初八早晨要喝臘八粥。這種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里面還要放上紅棗、栗子、綠豆、花生仁等。常言道:“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一般人家從這天開始就著手辦年貨了。殺豬宰羊、做新衣服、采購各種年貨。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和掃除的日子。一般人家常在臘月二十四祭祀,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一天還要把家里打掃干凈。
臘月三十是除夕,這一天全家團圓,除舊迎春,還要到墳地里祭祖。這一天早晨,家家都要在門上貼春聯。中午合家要吃團圓飯,除非萬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充滿了融融的天倫之樂。晚上吃過飯,親人團聚在一起,把瓜子、花生、飲料、水果等都擺在茶幾上,然后一起看春晚。晚上還要“守歲”,年輕人很少睡覺,一直要等到第二天凌晨放炮。
大年初一最為隆重,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起床,穿著新衣,向神主、祖先、長輩拜年。這一天早晨只準吃餃子。如果誰吃到了餃子里包的錢幣,誰就在這一年里好運連連,財源滾滾。小孩子們要給長輩磕頭要壓歲錢。吃過餃子,男的要去鄰居家串門拜年,女的則在家里接待客人。到了中午,親人們仍在一起吃團圓飯。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燈節。晚上人們在街上放煙花,每一戶人家都要在門前放兩盞燈,街上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另外,在春節期間,我們亳州地區還有一些“忌諱”。如過年蒸饃、炸丸子時小孩不能在廚房里,以免亂說話。正月初五不能動剪刀等。這些“忌諱”如今有的還存在,有的已無影無蹤了。
家鄉的春節真是熱鬧有趣!
【家鄉的習俗作文精選15篇】相關文章:
【精選】家鄉的習俗作文4篇05-26
精選家鄉的習俗作文六篇02-15
【精選】家鄉的習俗作文6篇05-10
精選家鄉的習俗作文9篇04-03
精選家鄉的習俗作文五篇03-31
精選家鄉的習俗作文九篇03-27
【精選】家鄉的習俗作文8篇03-21
精選家鄉的習俗作文八篇03-20
【精選】家鄉的習俗作文5篇03-08
精選家鄉的習俗作文8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