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李漁
李漁是明清之交一個極聰明的文人,原籍浙江蘭溪,生于今江蘇如皋,能為小說,尤精譜曲,世稱李十郎。字笠鴻,號湖上笠翁。被稱為中華五千年第一風流文人。少時即以神童之名聞達鄉里,傳統文人的細膩、放達、懂得玩樂和江湖身份的狡黠、實際、世俗精神交融于他的身心及文章之中。
李漁對于生活細節的領悟,對于性情本根的貼近,對于實際生存法則的張弛,都令人讀后不禁莞爾。也正因如此,李漁堪稱中國古代的小資代表。他的著作里充滿了對人生的細微觀察。他深情地說,"稻米煮飯的香氣,真讓人歡喜;木槿早上開花,晚上就凋謝了,生命如此短暫,也真夠凄涼的了;相傳一女子懷戀心中人,淚水灑落一地,長出了斷腸花秋海棠;一生鐘愛的人,可以當藥。"他又很幽默,說:"人的身上,自古以來最累人的就是口腹二樣東西;腹中菜園,不使羊來踏破;湯是好東西。有湯下飯,就算沒有菜吃,也可以喝上幾碗。我如此的貧寒還要養活五十幾人的大家庭,饑饉的時候,這就是解決的秘訣。"他如哲人般思考,說:"菜里面使人齒頰芳香的是香椿,而使口中、腸胃污穢的是蔥蒜韭菜。香椿明知其香但是喜歡的人很少,蔥蒜韭菜誰都知道他的辛辣喜歡的卻很多,為什么呢?因為香椿的味雖香而淡,蔥蒜韭菜的氣味卻很濃烈。濃則被時人追捧,甘愿接受其臭味;淡則被人遺忘,哪怕是有幽香。在這飲食之中,我看到了著身處世的難處。"
李漁喜歡吃螃蟹。對吃蟹的"崇拜"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每年螃蟹即將上市的時候,他就開始存錢,用來買蟹,呼作"買命錢"。從螃蟹開始上市一直吃到沒了蹤跡,一天不落。同時,命家人"滌甕釀酒",糟曰"蟹糟",酒曰"蟹釀",甕曰"蟹甕"。他把九十兩月稱作"蟹月",有一個丫環專門負責烹蟹,也改名為"蟹奴"。李漁專門作文一篇,詳述螃蟹的鮮味制法,就連從缸內取蟹時的規矩都說得一清二楚。
這位小資才子還曾因為飲食的好惡而救了自己一命。李漁不喜吃鱉,說吃多了口干舌燥很難受。有一天,鄰居外出打魚,一網下去居然網到一只巨鱉。回家烹好之后,喊來朋友鄰人一起分享。誰知第二天吃過鱉的人紛紛暴斃,就連喝了一點湯的人都一病不起,過了好幾個月才痊愈。因為知道李漁不喜歡吃鱉,所以這位鄰居沒有喊他,他居然因此而躲過了一場大難。事后他感嘆說:"真不知道我是如何修得的福分,上天居然如此眷顧我,今后只有全力行善方能報天呀。"
【哲理小故事:李漁】相關文章:
小故事哲理故事03-07
經典小故事的哲理02-19
經典的哲理小故事01-18
經典小哲理故事09-04
哲理小故事07-17
經典哲理小故事(精選)01-08
經典哲理小故事04-21
哲理的小故事06-13
哲理小故事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