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哲理故事10個
一生中,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經歷過了許多事情,當然,也曾跌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最新哲理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1、傲嬌的幼苗
花圃里,有一棵很漂亮的幼苗,它那鮮嫩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脈絡分明,綠的發亮,因此,它十分驕傲,自命不凡。
一根又干又直的舊木棍和它站在一起,簡直叫它無法忍受。
“棍子,”幼苗不耐煩地說,“你挨我太近了。你不能離我遠一點嗎?”
棍子裝聾作啞,閉口不答。
幼苗又對圍繞著它的籬笆說:
“籬笆,你不能到別的地方去嗎?你真叫我討厭。”
籬笆也假裝沒有聽見,仍然沉默不語地呆在原處。
一只蜥蜴路過這里,它抬起小腦袋,嘲諷地望著幼苗,說:
“漂亮的植物,難道你不明白,你是靠木棍才能直立嗎?說到籬笆,你還沒有發覺,正是它保護你不受壞家伙侵犯呀?”
聽見這話,這顆幼苗幡然醒悟,認識到自己是多么愚蠢,從此以后,它閉緊了嘴巴。
小故事有大智慧: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珍惜二字,珍惜并感恩所擁有的。受益卻不珍視,只配被命運拋棄。
2、學會欣賞別人
圣誕節臨近,美國芝加哥西北郊的帕克里奇鎮到處洋溢著喜慶、熱烈的節日氣氛。
正在讀中學的謝麗拿著一疊不久前收到的圣誕賀卡,打算在好朋友希拉里面前炫耀一番。誰知希拉里卻拿出了比她多十倍的圣誕賀卡,這令她羨慕不已。
“你怎么有這么多的朋友?這中間有什么訣竅嗎?”謝麗驚奇地問。
希拉里給謝麗講了兩年前她的一段經歷——
“一個暖洋洋的中午,我和爸爸在郊區公園散步。在那兒,我看見一個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氣那么暖和,她卻緊裹著一件厚厚的羊絨大衣,脖子上圍著一條毛皮圍巾,仿佛天上正下著鵝毛大雪。我輕輕地拽了一下爸爸的胳膊說:‘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樣子多可笑呀。’
“當時爸爸的表情顯得特別的嚴肅。他沉默了一會兒說:‘希拉里,我突然發現你缺少一種本領,你不會欣賞別人。這證明你在與別人的交往中少了一份真誠和友善。’
“爸爸接著說:‘那位老太太穿著大衣,圍著圍巾,也許是生病初愈,身體還不太舒服。但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視著樹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的生動,你不認為很可愛嗎?她渴望春天,喜歡美好的大自然。我覺得這老太太令人感動!’
“爸爸領著我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著說:‘夫人,您欣賞春天時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動,您使春天變得更美好了!’
“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動:‘謝謝,謝謝您!先生。’她說著,便從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餅遞給了我,‘你真漂亮……’
“事后,爸爸對我說:‘一定要學會真誠地欣賞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們欣賞的優點。當你這樣做了,你就會獲得很多的朋友。’”
3、瞎爺
有一個村莊,里面住著一個獨眼的瞎爺。
瞎爺的左眼是在他9歲那年瞎的。一場高燒之后,他忽然對他的爹娘說:“我的左眼看不見東西了!”兩位老人一驚,忙過來用手在他左眼前晃,而那只左眼果然像壞了的鐘擺一樣一動不動。他爹娘頓時淚流滿面,一個獨生的兒子瞎了一只眼睛可怎么辦呀!沒料到爹娘哭得傷心的時候,他卻慢騰騰地說:“爹娘,你們哭啥,應該笑才對!這場病不是只弄壞了我一只眼嗎?左眼瞎了,右眼還能看得見呢!總比兩只眼都弄壞了要好嘛!你們想一想,我比起世界上的那些雙目失明的人,不是要強多了嗎?”兒子的一番話,先是把兩位老人驚住了,后來想想也有理,于是停止了流淚。
他的家境不好,爹娘無力供他讀書,只好讓他去私塾里旁聽。他的爹娘為此十分傷心,瞎爺當時卻勸道:“我如今也已識了些字,雖然不多,但總比那些一天書沒念,一個字不識的孩子強多了吧!”爹娘一聽也覺得安然了許多。
后來,瞎爺娶了個嘴巴很大的媳婦。爹娘又覺得對不住兒子,瞎爺勸他們說:“能娶到這樣的一個媳婦已經很不錯了,和世界上的許多光棍漢比起來,簡真可以說是好到天上去了!”這個媳婦勤快、能干,可脾氣不好,不溫柔、不馴服,把婆婆氣得心口作疼。兒子勸道:“娘,你這個媳婦是有些不大稱你的心意,可是你想想,天底下比她差得多的媳婦還有不少。你的兒媳婦脾氣雖是暴躁了些,不過還是很勤快,又不罵人。”爹娘一聽真有些道理,嘔的氣也少了。
瞎爺的孩子都是閨女,于是媳婦總覺得對不起他們家,瞎爺又勸他的媳婦道:“這有什么值得愧疚的呢?我認為你還是個很有能耐的女人哩!世界上有好多結了婚的女人,壓根兒就沒有孩子,別說5個女兒,她們連一個女兒都生不出來。咱們這5個女兒,等到長大之后就會有5個女婿,日后等咱們老了,逢年過節的時候,5個女兒女婿一起提了酒、拎了肉回來孝敬咱們兩個老人,那該多熱鬧!那些雖有兒子幾個,卻妯娌不和,婆媳之間爭得不得安寧,我們與這樣的家相比,不知要強多少倍!”
可是,瞎爺家確實貧寒得很,妻子實在熬不下去了,便不斷抱怨。瞎爺說:“你只跟那些住進深宅大院、家有萬貫資財、頓頓吃肉喝酒的人家相比,你自然是越比越覺得咱這日子是沒法過了,但是你只要瞧瞧那些拖兒帶女四處討飯的人家,白天飽一頓饑一頓,晚上睡在別人家的屋檐下,弄不好還會被狗咬一口,你就會覺得咱家這日子還真是不賴。雖然咱沒有饃吃,可是咱們還有稀飯可以喝;雖然咱們家買不起新衣服,可是總還有舊的衣裳穿,我們家這房子雖然有些漏雨的地方,可總還是住在屋子里邊,和那些討飯維持生活的人相比,我們家的日子可以算是天堂了……”
瞎爺老了,想在合眼前把棺材做好,然后安安心心地走。可做的棺材屬于非常寒酸的那一種,妻子愧疚不已,瞎爺勸說:“這棺材比起富豪大家們的上等柏木是差遠了,可是比起那些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尸體用草席卷的人,不是要強多了嗎?”
瞎爺活到72歲,無疾而終。在他臨死之前,對哭泣的老伴說:“有啥好哭的,我已經活到72歲,比起那些活到十歲的人,不算高壽,可是比起那些四五十歲就死了的人,我不是好多了嗎?”
瞎爺死的時候,面孔安詳,兩個眼角還留有笑容……
知足才能常樂
瞎爺的人生觀,正是一種樂天知足的人生觀,一種只和那些境況不如自己的人相比,而永遠不和那些比自己強的人攀比,并以此而找到了快樂的人生哲學。
美國人艾迪?雷根伯克在探險時,與他的同伴迷失在浩瀚的太平洋里,他們毫無希望地在救生筏上漂流了21天之久。艾迪說:“我從那次經驗里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如果你有足夠的新鮮的水可以喝,有足夠的食物可以吃,你就絕不要再抱怨任何事情了。”目前,艾迪在他浴室的鏡子上貼著這樣幾句話,好讓自己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時候都能看到:
人家騎馬我騎驢,回頭看看推車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知足是對欲望的一種理性的審視。俄國作家契訶夫對知足常樂有深刻的體會,他說:“為了讓內心不斷感到幸福,甚至在憂傷悲愁的時候也不變,那就需要:善于滿足現狀;高興地體會到‘本來事情可能更糟’。如果你有一顆牙痛起來,那你就要歡歡喜喜,因為你不是滿口牙都痛。你手上扎了一根刺,你高興地喊一聲:‘幸虧不是扎在眼睛里!’”
知足是一種境界,知足的人總是微笑著面對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過不去的河,他們會為自己尋找合適的臺階,而絕不會庸人自擾;知足是一種大度,大“肚”能容天下事,在知足者的眼里,一切過分的紛爭和索取都顯得多余,在他們的天平上,沒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了;知足是一種寬容,對他人寬容,對社會寬容,對自己寬容,這樣才會得到一個相對寬松的生存環境,這難道不值一聲得慶賀嘛。知足常樂,此之謂也。
【慧語箴言】
俄國作家契訶夫對知足常樂有深刻的體會,他說:“為了讓內心不斷感到幸福,甚至在憂傷悲愁的時候也不變,那就需要:善于滿足現狀;高興地體會到‘本來事情可能更糟’。”
4、沉沉浮浮是人生
有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去見釋圓老僧,老僧用溫開水沖了一杯茶,讓他喝,那年輕人細細品味了幾口說:“一絲香味也沒有。”老僧又用滾開水另沖了一杯,這時年輕人看見那茶葉在杯子里上上下下沉浮。隨著茶葉的沉浮,一絲細微的清香便從杯了里裊裊地溢了出來。于是老僧往杯子里共沖了五六次水,沁得滿屋津津生香。年輕人品嘗著清香四溢的茶水,會意地點了點頭,說他一切都明白了。
啟示:為什么同樣的一撮茶中,可以沖出兩種不同的香味呢?關鍵是溫水沖,還是用開水沏。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這茶葉在樹上泛綠,在陽光的熾烈中開花,在暴風雨中成熟,在熊熊的火焰上被焙干,這是每片茶葉所必須承受的磨練。然而它要真正成為一杯濃香四溢的茶水,似乎還要經歷更火的砥礪。即用沸水沖,一次又一次上下翻滾。這則案例從中可以體會到,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道路上崎嶇是難免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哲學思想。今天的你在已經過去的人生時光中有讓你難忘的挫折或欣喜嗎?
5、走向山下的登山者
有兩個登山者,讓人溫暖而心動。
一個叫野口健,是個日本小伙子,他在16歲時,就登上了勃朗峰,此后一發不可收拾,創下了征服七大洲峰最年輕登山者的世界紀錄。
作為登山者,攀登與征服每一座山峰是的榮耀,但野口健卻是個例外。從2000年起,野口健開始了在珠穆朗瑪峰撿垃圾的工作,他一邊登山,一邊清理其他登山者留下的垃圾。6年多時間里,他從珠峰上總共撿回了9噸垃圾。
當其他登山者為夢想與榮譽向珠峰頂端攀登時,他卻選擇背著別人丟棄的垃圾走向山下。野口健的想法很簡單,登山者扔掉的垃圾正破壞著珠峰的環境,自己多背些垃圾下山就能讓它變得干凈些。
另一個人叫梅根,是加拿大某航空公司的女職員。梅根酷愛登山,她的夢想是登上世界峰——珠穆朗瑪峰。
2007年5月21日,梅根的夢想即將成為現實,因為她已經成功攀登到8500米的高度,望著不遠處的頂點,梅根激動而興奮。但就在這時,她發現了躺在山坡上、已經奄奄一息的尼泊爾女登山者比斯塔。
此刻,比斯塔隨身攜帶的氧氣即將用盡,人也漸漸昏迷,只剩下微弱的呼救聲。而她所處的位置是珠峰最的“死亡地帶”,這里空氣稀薄、風力強勁,坡面布滿了危險的冰層。關鍵時刻,梅根望了望近在咫尺的頂峰,毅然做出抉擇:下山!她冒著生命危險,救起比斯塔,走向山下。
用了整整12個小時,直到當天晚上9點,她才把比斯塔送到了7500米處的3號營地。由于治療及時,比斯塔只是兩根手指和幾根腳趾被凍傷而已。
我不關注登山活動,也從沒有聽說過野口健與梅根這兩個人。讓我溫暖心動的,不是這兩個登山者的輝煌與榮譽,而是他們從高處走向山下的故事:一個背下了9噸垃圾,另一個背下了一條奄奄一息的生命。
6、驢是怎么死的
驢耕田回來,躺在欄里,疲憊不堪地喘著粗氣,狗跑過來看它。“唉,老朋友,我實在太累了。”驢訴著苦,“明兒個我真想歇一天。”狗告別后,在墻角遇到了貓。狗說:“伙計,我剛才去看了驢,這位大哥實在太累了,它說它想歇一天。
也難怪,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了。”貓轉身對羊說:“驢抱怨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它想歇一天,明天不干活兒了。”羊對雞說:“驢不想給主人干活兒了,它抱怨它的活兒太多太重。
唉,也不知道別的主人對他的驢是不是好一點兒。”雞對豬說:“驢不準備給主人干活兒了,它想去別的主人家看看。也真是,主人對驢一點兒也不心疼,讓它干那么多又重又臟的活兒,還用鞭子粗暴地抽打它。”
晚飯前,主婦給豬喂食,豬向前一步,說:“主婦,我向你反映一件事。驢的思想最近很有問題,你得好好教育它。它不愿再給主人干活兒了,它嫌主人給它的活兒太重太多太臟太累了。它還說它要離開主人,到別的主人那里去。”得到豬的報告,晚飯桌上,主婦對主人說,“驢想背叛你,它想換一個主人。背叛是不可饒恕的,你準備怎么處置它?”“對待背叛者,殺無赦!”主人咬牙切齒地說道。
可憐,一頭勤勞而實在的驢,就這樣被傳言“殺”死了。
莫跟旁人抱怨,免得怎么死的都不懂!不要輕易相信隔耳的傳言,除非你當面證實,否則你會做出錯誤的判斷。觀感:謹言慎行。也許平時我們就是那頭任勞任怨的驢,身邊傳是非的人太多了,我們就有了可悲的下場!
7、莫扎特與歌德
據說莫扎特7歲時在法蘭克福市舉行音樂會,一個14歲的男孩去了他那兒。
“你演奏得那么出色!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學得這樣好!”
“為什么?要知道你完全可以,你試一試,如果不能成功,你再開始譜曲。”
“但是,我想寫詩……”
“要知道,這是很有意思的,寫好詩想必比寫作音樂困難些。”
“不是的,很輕松,你試一試……”
和莫扎特說話的是少年的歌德。
精彩哲思
根據特長設計自己
其實,“舍近求遠”的習性流傳已久,很多時候我們緊盯著別人,自己走的路總覺得崎嶇坎坷而別人走的路才是康莊大道。固然,我們需要向別人學習,但為什么我們不能像羅蘭那樣追求自己的獨樹一幟,而總是亦步亦趨機械模仿別人?為什么總是在重塑自己完善自己的時候忘記了自己的基礎而丟失,分離自己呢?
不同的行業,需要的素質與才能也不同。比如:做一個杰出的臨床醫生,必須具有很好的記憶力;研究理論物理學,抽象思維能力不可少;一個數學家沒有必要一定具備實際操作、設計和做實驗的能力,雖然這種能力對于一個化學研究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天文學主要是一門觀察科學,需要很好的觀察能力,濃厚的興趣和長久細致進行觀察的毅力。人的興趣、才能、素質也是不同的。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沒有能把自己的所長利用起來,你所從事的行業需要的素質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么,你將會自我埋沒。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設計自己,從事你最擅長的工作;你就會獲得成功。
這方面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達爾文學數學、醫學呆頭呆腦,一摸到動植物卻靈光煥發……
阿西莫夫是一個科普作家的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科學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機前打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我不能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卻能夠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創作上,終于成了當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倫琴原來學的是工程科學,他在老師孔特的影響下,做了一些物理實驗,逐漸體會到,這就是最適合自己干的行業,后來果然成了一個有成就的物理學家。
一些遺傳學家經過研究認為:人的正常的、中等的智力由一對基因所決定。另外還有5對次要的修飾基因,它們決定著人的特殊天賦,起著降低智力或升高智力的作用。一般說來,人的這五對次要基因總有一兩對是“好”的。也就是說,一般人總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賦與素質。
湯姆遜由于“那雙笨拙的手”,在處理實驗工具方面感到很煩惱,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于理論物理,較少涉及實驗物理,并且他找了一位在做實驗及處理實驗故障方面有驚人的能力的年輕助手,這樣他就避免了自己的缺陷,努力發揮了自己的特長。?珍妮?古多爾清楚地知道,她并沒有過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動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濃厚的興趣,而這正是干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沒有去攻數學、物理學,而是進到非洲深林里考察黑猩猩,終于成了一個有成就的科學家。
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環境、條件,才能素質、興趣等,確定進攻方向。不要埋怨環境與條件,應努力尋找有利條件;不能坐等機會,要自己創造條件;拿出成果來,獲得了社會的承認,事情就會好辦一些。做一個成功者不僅要善于觀察世界,善于觀察事物,也要善于觀察自己,了解自己。
慧語箴言
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量力而行。
8、賣糖哲學
一個小孩到商店里買糖,總喜歡找同一個售貨員。因為別的售貨員都是先抓一大把,拿去稱,再把多了的糖一顆一顆拿走。但那個比較可愛的售貨員,則每次都抓得不足重量,然后再一顆一顆往上加。
雖然最后拿到的糖在數量上并沒有什么差別,但小孩就是喜歡后者。這一“賣糖哲學”告訴人們:生活中,同樣的付出,僅僅因為方法不同,其效果是不一樣的。
9、我知道夢想有多美
他是一個普通的農民,42歲才開始學唱歌,憑著對音樂的癡迷,他唱到了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如今,他的名字家喻戶曉,他叫劉仁喜。
那天,在《藝術人生》的現場,主持人問他:“成名后打算怎么發展?”他說:“我就想開一場個人演唱會,錄成碟,等下雨天不能干農活兒的時候,在家里放著自己看。”
這是一個農民的夢想,樸實,本真。他知道夢想有多美,這大半生里,一直為夢想努力。
那天,一位老太太來找我。她拿著一沓稿紙,虔誠得像個小學生:“作家先生,能幫我看看稿子嗎?”她63歲才開始正式學習寫作。我接過那摞稿紙,厚厚的。她說:“我就想有一本書,寫著我的名字。”
那一刻,這個滿頭銀發的老太太,令我肅然起敬。
曾在一篇文章看到一句話:我有一個秘密,我知道人生有多美。對于他們這句話也可以改成:我知道夢想有多美!
10、最快樂的叫花子
皮克是地球上最快樂的叫花子。
“我為什么不快樂呢?我每天都能討到填飽肚子的食物,有時甚至還能討到一截香腸;我每天還有這座破廟可以擋風遮雨;我不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我為什么不快樂呢?”皮克這樣回答那些羨慕他的人。
可是有一天,皮克臉上的快樂突然丟失了。
那是因為,一天,皮克在回破廟的路上撿到一袋金幣,準確地說是99塊金幣。
其實撿到金幣的那個晚上,皮克是最最快樂的了。“我可以不做叫花子了,我有了99塊金幣!這夠我吃一輩子啊!99塊,哈!我得再數數。”皮克怕這是一個夢,皮克不敢睡覺。直到第二天太陽出來時他才相信這是真的。
第二天,皮克很晚也沒有走出破廟,他要把這99塊金幣藏好,這真的需要費一番工夫。“這錢不能花,我得攢著。我要是擁有100塊金幣就好了。我要有100塊金幣。”從來沒有什么理想的皮克現在開始有了理想。他還需要一塊金幣,這對一個叫花子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遠大的理想。
晌午皮克才出去討飯,不!他開始討錢,一分一分的。中午他很餓,他只討了一點兒剩飯。下午,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得用更多的時間守著他的金幣。
“還差97分。”晚上他反復地數著他的金幣,他開始忘記了饑餓。
一連幾天,皮克都這樣地度過。這樣過日子的皮克就再也沒有吃飽過,同時也再沒有快樂過。
討飯越來越難。難的原因一是別人愿給剩飯而不愿給錢,還因為皮克用來討錢的時間越來越少了,當然也因為他不快樂了,別人也不愿再施舍給他了。
“皮克,你為什么不快樂了?”
“咱是叫花子,快樂個啥!”
皮克越來越憂郁,越來越苦悶,也越來越瘦弱了。終于有一天,皮克病倒了。這一病皮克就幾天也沒有起來。這幾天里皮克就想著一件事:還差16分就100塊金幣了。
“皮克,你沒有收到我的金幣!”突然,一個富商找到破廟里的生命垂危的皮克。
“什么?”皮克驚問。
“皮克,你的快樂,是你的快樂救過我。三年前,我在一次買賣中賠盡了家產。我正準備自殺,我見到了快樂的你,我明白了身無分文的人也能快樂地生活。后來,我就東山再起了,賺了很多錢。那一次,我帶著99塊金幣出來游玩,見到你,就把錢丟到了你要走的路上。可是你現在為什么還做叫花子呢?為什么不快樂呢?生了病為什么不拿錢去看醫生呢?”
“我想擁有100塊金幣。還差16分,就差16分。”
富商從腰里取出一塊金幣給他。皮克接過錢,把錢裝進袋子里,然后又全部倒出來,很細心地數——他終于有100塊金幣了,對了還有84分。
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
這時一個游僧路過這里,見到昏倒的皮克,向富商問明了情況,便說:
“這下,完了!”
“怎么了?”
“因為他有了99塊金幣的時候,就會希望有100塊金幣。這就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貪欲,貪欲趕走了他的快樂。你要救他,你得向他索回那99塊金幣,這樣他或許有救。現在,你反倒滿足了他的欲望,重病的他就失去了支撐下去的動力了。你開始時給他99塊金幣,你使世界上少了一個天使;你又給他一塊金幣,這就使世界上少了一個生命。”
富商試了試皮克的鼻子,皮克果然什么時候都不會快樂了。
人不能沒有欲望,沒有欲望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但人卻不能有貪欲,因為,貪欲是無底洞,你永遠也填不滿。對付貪欲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知足常樂。
【精彩哲思】
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
你應該明白:即使你擁有整個世界,但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餐,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種清醒,誰真正懂得它的含義,誰就能活得輕松,過得自在,白天知足常樂,夜里睡得安寧,走路感覺踏實,驀然回首時沒有遺憾!
物質上永不知足是一種病態,其病因多是權力、地位、金錢之類引發的。這種病態如果發展下去,就是貪得無厭,其結局是自我爆炸,自我毀滅。
托爾斯泰說:“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這話,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這是針對欲望越大,人越貪婪,人生越易致禍而言的。古往今來,被難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貪婪者,多得不可計數。
托爾斯泰還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就對他說,清早,你從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桿,只要你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插上旗桿的地都歸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太陽落山前,他是跑回來了,但已精疲力竭,摔個跟頭就再沒起來。于是有人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的時候說:“一個人要多少土地呢?就這么大。”
這個死者,正像《伊索寓言》里一個故事所說:“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財物,無論是房子、車子……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沒有一樣是屬于你自己的。那些東西不過是暫時寄托于你,有的讓你暫時使用,有的讓你暫時保管而已,到了最后,物歸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這些財富統統視為身外之物。
卡耐基曾說:“要是我們得不到我們希望的東西,最好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苦惱我們的生活。且讓我們原諒自己,學得豁達一點。根據古希臘哲學家艾皮科蒂塔的說法,哲學的精華就是:一個人生活上的快樂,應該來自盡可能減少對外來事物的依賴。羅馬政治學家及哲學家塞尼加也說:‘如果你一直覺得不滿,那么即使你擁有了整個世界,也會覺得傷心。’且讓我們記住,即使我們擁有整個世界,我們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張床,即使是一個挖水溝的工人也可如此享受,而且他們可能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穩。”
“身外物,不奢戀”,是思悟后的清醒。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來的豁達胸懷。誰能做到這一點,誰就會活得輕松,過得自在,遇事想得開,放得下。
【慧語箴語】
根據古希臘哲學家艾皮科蒂塔的說法,哲學的精華就是:一個人生活上的快樂,應該來自盡可能減少對外來事物的依賴。
【最新哲理故事10個】相關文章:
最新的哲理小故事12-23
最新哲理小故事02-01
經典人生哲理故事「最新」08-25
最新哲理故事:一樣是旅客05-20
最新有哲理的小故事(精選9篇)04-11
最新的哲理小故事(通用10篇)04-11
比較有哲理的小故事最新范文02-21
哲理的故事及哲理03-22
經典哲理故事02-21
經典哲理故事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