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華經典哲理小故事
中華經典哲理小故事1
三國時有個人叫周處,他在義興非常出名。當然他出的不是美名,而是惡名。因為他個子比較高,從小就死了父親,沒有讀書的`機會,人很野蠻,動輒就用拳頭打人,老百姓都害怕他。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再加上周處,這三者一起危害百姓,當地稱之為“三大禍害”。
后來有人想了個辦法,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希望三個禍害通過內戰互相殘殺。于是周處立即殺了猛虎,又下河去斬蛟龍。周處同蛟龍一起搏斗,三天三夜都沒有出來,當地百姓都認為他死了,高興地對此表示慶賀。結果周處殺死蛟龍后,從水中出來了,聽說鄉人為自己已死而慶賀,方知大家把他當作禍害,因此有了悔改之意。后來他尋訪有修養的名人陸云,聽從他的教導,洗心革面、改過自新,最終成了非常了不起的忠臣,為老百姓做了很多有利的事情。
智慧小語:人哪有不犯錯誤的,一個人首先應該知慚有愧,方能悔過自新。有愧即是指對那些下劣諸輩及其所行之惡劣事情,生起極大的憂愁心與厭煩心。
中華經典哲理小故事2
從前有一個農夫,他的地在一片蘆葦地的旁邊。那蘆葦地里常常有野獸出沒,他擔心自己的莊稼被野獸毀壞了,就總是拿著弓箭到莊稼地和蘆葦地交界的地方去來回巡視。
這一天,農夫又來到田邊看護莊稼。一天下來,沒有什么事情發生,平平安安地到了黃昏時分。農夫見還安全,又感到確實有些累了,就坐在蘆葦地邊休息。
忽然,他發現葦叢中的蘆花紛紛揚起,在空中飄來飄去。他不禁感到十分疑惑:“奇怪,我并沒有靠在蘆葦上搖晃它,這會兒也沒有一絲風,蘆花怎么會飛起來的'呢?也許是葦叢中來了什么野獸在活動吧。”
這么想著,農夫提高了警惕,站起身來一個勁地向葦叢中張望,觀察是什么東西隱蔽在那里。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看清原來是一只老虎,只見它蹦蹦跳跳的,時而搖搖腦袋,時而晃晃尾巴,看上去好像高興得不得了。
老虎為什么這么撒歡呢?農夫想了想,認為它一定是捕捉到什么獵物了。老虎得意得簡直忘了形,完全忘了注意周圍會有什么危險,屢次從葦叢中跳起,將自己的身體暴露在農夫的視線里。
農夫悄悄藏好,用弓箭瞄準了老虎現身的地方,趁它又一次躍起,脫離了葦叢的隱蔽的時候,就一箭射過去,老虎立刻發出一聲凄厲的叫聲,撲倒在葦叢里。
農夫過去一看,老虎前胸插著箭,身下還枕著一只死獐子。
老虎捕到了獐子高興萬分,卻沒料到中箭而死,真可謂是樂極生悲。人生在世,應該謹慎從事,不要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以致于喪失了對危險的警惕,否則,就會埋上災禍的隱患。
中華經典哲理小故事3
《史記》有個故事說,齊國的宰相晏子有一個車夫,這個車夫相貌堂堂、身材魁梧,整天給宰相駕車很風光。晏子的個子矮矮的,相貌也不是那么出眾,天天坐在后面的車棚里,誰也看不見,而那個車夫始終坐在前面,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非常傲慢。
有一天車夫回家,看見夫人收拾東西要回娘家。他很疑惑地問為什么,夫人說:“我覺得和你在一起特別丟人,很恥辱!”“我現在給齊宰相'開車’,你不覺得光榮嗎?”“你一點學問都沒有,卻傲氣沖天、趾高氣揚,宰相有那么好的修養和學問,但一點也不炫耀自己。令人遺憾的.是,你整天跟那么好的人在一起,卻越來越傲慢,根本得不到任何學問和功德。”
后來晏嬰跟這個車夫說,你有這樣一個夫人,就沖你有這個夫人我就應該給你一個更好的職位,反而提拔了這個車夫。
智慧小語:如果只求自己高高在上,凌駕于他人,那么來世一定會變成卑劣之人,甚至墮落惡趣。反之,假如將高位讓于他人,自己情愿居于卑位,那么,乃至生生世世都會在人天善趣中備受恭敬。每個人的業力不同,才華、智慧、財產、能力等方面,可能有高低之別,但自己應該謙虛恭敬地看待別人。
中華經典哲理小故事4
伯樂相馬的故事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是善于辨認千里馬。
有一天,他想把自己的兒子也培養成相馬的能手。于是他給了兒子一本《馬經》,要兒子按照《馬經》上畫的圖樣去尋找千里馬。
兒子找啊,找啊,他每遇到一匹馬,都拿《馬經》上的圖樣來仔細核對,看看與書上畫的特征是否相符。可是每次總有些細節對不上號。
就這樣找了一年,還是沒找到一匹和書上畫的一模一樣的`馬。他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去告訴父親。伯樂勸他不要灰心,叫他出去接著找。
無奈,兒子又踏上了尋找千里馬的征程。上哪兒去找呢?他撫摸著《馬經》,嘆了口氣,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兒子漫無目的地走啊走啊,心里不停地問:“千里馬啊,你到底在哪里呢?”
正在發愁間,一只大蛤蟆一邊“咕咕”地叫著,一邊一蹦一跳地過來了。兒子看了半天,心下忽然“咯噔”一下:“咦,這不就是……”他大喜過望,掉頭就往家跑。
還沒邁進家門,兒子便大嚷起來:“我找到千里馬了!我找到千里馬了!”
伯樂聽了,忙奔出來問:“快說說,你找到什么樣的千里馬了?”
兒子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我見過許許多多的馬,只有這一匹和書上畫的最像了。它也是頭顱高高隆起,眼眶深陷,背脊縮著。只是有一樣——它的蹄子卻不像。”
聽完了兒子的話,伯樂心里明白了大半,他只得苦笑著說:“孩子啊,這匹‘馬’雖好,可是它蹦蹦跳跳的,人騎上去怎么受得了呢?”
話音剛落,兒子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了。
中華經典哲理小故事5
春秋戰國時期,耕柱是一代宗師墨子的得意門生。不過,他老是挨墨子的`責罵。
有一次,墨子又責備了耕柱。耕柱覺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為在許多門生之中,大家都公認耕柱是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責,讓他沒面子、心里過不去。
一天,耕柱憤憤不平地問墨子:“老師,難道在這么多學生當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勁,以至于要時常遭您老人家責罵嗎?”
墨子聽后,毫不動肝火:“假設我現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應該要用良馬來拉車,還是用老牛來拖車?”
耕柱回答說:“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馬來拉車。”
墨子又問:“那么,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說:“理由非常的簡單,因為良馬足以擔負重任,值得驅遣。”
墨子說:“你答得一點也沒有錯。我之所以時常責罵你,也只因為你能夠擔負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導與匡正你。”
古語有云:“玉不琢,不成器。”窮其一生,能遇到幾位用心雕琢璞玉的老師呢?如果真的遇到了,請記得珍惜,不要因為老師的責備而選擇怨恨。因為,也許老師恰恰是在用這種方式來成就自己。用感恩的心看待這一切,一切都會變得很美好。
中華經典哲理小故事6
唐朝有位書法家叫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伙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夸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愿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么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經過苦練,柳公權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他不僅字寫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樣,鐵骨錚錚、正直不阿(ē)。據說,有一次柳公權在寫字,穆宗皇帝邊看邊連連贊嘆,驚詫地問:“你的字怎么寫得這么好?能告訴我書法的秘訣嗎?”柳公權毫不猶豫地回答:“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寫字的竅訣在于心,心不清凈、不端正,字也不可能漂亮。
【中華經典哲理小故事】相關文章:
中華哲理故事09-08
小故事哲理故事03-07
中華美德哲理故事09-11
優秀的中華傳統哲理故事02-16
哲理小故事12-14
經典哲理小故事(精選)02-02
經典的哲理小故事02-02
經典哲理小故事08-16
經典小故事的哲理08-07
哲理小故事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