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節能低碳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導語:在二氧化碳減排過程中,普通民眾擁有改變未來的力量。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主題闡釋】
節能:
按照世界能源委員會1979年提出的定義:節能是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環境和社會可接受的一切措施,來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節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節能是指節約煤炭、石油、電力、天然氣等能源。廣義上的節能是指除狹義節能內容之外的節能方法。世界各國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資源問題,除尋找新的能源,節能是關鍵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
低碳:
低碳,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生活則叫做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在倡導一種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以減少有害氣體排放,更指倡導世界可持續發展;低碳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電、節油、節氣,從點滴做起。
【事實素材】
1.錢是你的,資源是大家的
中國人好大吃大喝,凡請客吃飯必得滿桌的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吃得不剩那是請客的小氣。一對中國人到德國餐館就餐,滿桌子的菜吃了不到一半,又不打包就想結賬走人,被幾個白人老太太“抗議”:說他們剩的菜太多,太浪費了。中國人感覺好笑,“我們自己花錢吃飯,剩多少,關你們什么事?這不是多管閑事嗎?!”但德國老太太們可不依不饒,她們中的一人立馬打電話叫來了社會保障機構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在詢問完情況后,毫不客氣地給中國客人開了一張50馬克的罰款單。這下,同胞們終于都不敢吭氣了。德國人在收下馬克后,還鄭重其事地說:“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缺少資源,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
2.“順風車”讓歸途更節能
2012年1月,北京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秘書長、“順風車”活動發起人王永聯合鄧飛、趙普、郎永淳、陳偉鴻五位公益人士在新浪微博發起的“春節回家順風車”活動,倡議大家開順風搭載同路的老鄉一起回家,緩解春運困難,得到超過18000名網友參與,500余車主幫助約1000名余乘客免費回家過年或返城工作。“2013春節回家順風車”吸引40多萬熱心車主和乘客參與,并成功幫助9678人免費回家或返程。2013年1月王永成立順風車公益基金管理委員會,并任管委會主任。2013年11月,王永作為中國NGO的代表參加并在華沙氣候變化大會演講,介紹順風車公益事業在中國的發展,得到了在場眾多國家的支持。
3.節儉,老一輩的持家法寶
節約就是最大的減碳,從這個角度來講,老一輩人都算得上是低碳達人了。家住天津的劉大媽就沒用過全自動洗衣機,孩子們多少次要幫她把那臺老洗衣機換成全自動的,但她認為全自動的太費水。提倡低碳生活后,老伴兒索性不用洗衣機了,買了個專門洗衣服的水桶,不洗衣服時存水。她說,這回好了,既節電又節水,還能讓自己多活動活動,洗衣服的水還可以用來拖地、沖廁所,一舉好幾得。這樣一來,每個月幾乎可以節約二三十噸水,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
【理論素材】
1.我們全家一向少用車、多走路,幾乎不開空調,少吃肉食,節省水資源,也做好廢紙、礦泉水瓶、廢電池的回收,只希望能保護地球環境。——漫畫家朱德庸
2.對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來說,每個人生活習慣中浪費能源和碳排放的數量看似微小,一旦以13億人口基數計算,就是天文數字。
3.讓我們一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陳曦
4.在二氧化碳減排過程中,普通民眾擁有改變未來的力量。——聯合國官員
5.我們不但有責任善待他人,更有責任善待我們的地球。我們對自己的住宅、家庭和自己的社區做得越多,我們對我們的國家、對我們的環境、對整個星球產生的影響就越大。——環保人士
【實戰演練】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排放,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舉手之勞,我們便能踐行低碳的理念。
閱讀上面的材料,請以“低碳生活”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于600字。
【技法點撥】
低碳生活,是指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生活,是一種環保、節儉的理念。這個話題比較寬泛,考生要從環保的主題切入,從生活中選取正面或反面的素材,展現低碳生活實行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例如可運用中國人和德國人的節儉理念,正反對比,突出誰也沒有權利浪費資源,因為資源是大家的。也可以用王永倡導“順風車”一事來說明,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只要人人有這樣意識,并參與其中,低碳環保就會落到實處;還可以用常州低碳公園的美景,描繪踐行低碳生活的藍圖,讓讀者通過實景的描繪,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低碳環保的效果等。無論選擇怎樣的素材,寫作中都要對素材進行分析,深入實質,這樣的寫作才會事實清楚,說理透徹,才會打動人心。
【作文展示】
明天一定是要改的
這幾天,我真的有點焦頭爛額了。
自打上周“老班”布置組織“你說我說,低碳生活”活動以來,我這個班長便沒有消停過:找資料,圖畫板,出板報,搞展覽,忙得不亦樂乎。從哥本哈根,到北冰洋沿岸,從南方干旱,到洪水泛濫,從反恐斗爭到上海世博,找材料發動了全班。今天周五,總算準備工作告一段落。也該給自己放個假,讓疲憊的大腦也“低碳”。
吃罷晚飯,我便和爸爸媽媽去村西小河邊散步。“啊!什么這么臭呢?”還沒到河邊,媽媽便用雙手捂著鼻子,緊皺著眉頭問。爸爸嗅了嗅,嘆息道:“垃圾唄!哎,以前可不是這樣子的。”
我使勁嗅了嗅,可不是嗎,一股酸臭味撲鼻而來,頂得我喘不動氣。這條小河是我們全家晚飯后遛彎的地方,更是全村老少夏夜納涼的去處。幾個月的寒冬剛過去,剛脫掉冬裝的小河怎么一下子就變臭了呢?我不解地詢問爸爸。爸爸一邊走,一邊說:“還不是上游幾個新蓋的工廠造的孽!現在大城市倡導低碳環保,讓許多的污染企業沒了生存的條件。于是,這些企業又把目光轉向了監管相對松散的鄉村,這不,這條河的上游一下子就新建了四五家企業,有化肥廠、橡膠廠、電瓶廠,個個都是污染大戶。這樣一條小河,不臭才怪呢。”
我若有所悟。對呀,怪不得班里很多同學都說,他們也是工人階級了呢,原來他們的父母是在新建的工廠里打工呀。爸爸接著說:“這條河在我們那時可不是現在這樣子的。那時這條河是我們全村人的樂園。河水特別得清,清得可以在河邊洗菜、刷碗;清得可以清楚地看到河里的小魚、小蝦。到了夏天,小伙伴們便脫光了衣服在水中嬉戲,調皮的魚兒,也會時不時來挑逗你;冬天,雖然天氣寒冷,但小河上卻是‘熱騰騰’的一片,有滑冰的,有打陀螺的,臉凍得通紅還是不愿離開……”
爸爸話鋒一轉:“可是今天的這條河就不行了。你看看都成什么樣子了?”我和媽媽朝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啊,小河一片狼藉:挖沙的沙礫讓平坦的河床變得高低崎嶇;泛黃的河水攜著難聞的氣味,慢慢地向下游流淌著;河里哪還見魚的蹤影,就連水邊的小草,也都是耷拉著腦袋,奄奄一息;幾棵倔強的小樹身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在風中呼呼地響著,似乎在哀號、在哭泣。
媽媽感嘆道:“是變了!才幾年的工夫呀!”“嗨!居民們也都把小河當成了垃圾筒,大型工廠把污水排在河里,這樣我們的樂園就變成現在的模樣。和誰談起來都嘆息,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真正為它做點什么。”爸爸心事重重地說。媽媽說:“你就別瞎操心了。”爸爸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對!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不正是我要確定的宣傳主題嗎?讓每一個同學都知道從我做起,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這不正是“低碳環保”的最好主題嗎?
對,改一改,明天一定要改一改!低碳環保,就從身邊這條小河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一個美妙的計劃浮上心頭……
我有這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