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九九重陽作文集錦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九重陽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九九重陽作文 篇1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每當想起這首詩,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我查找資料得知重陽節是在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后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
記得在重陽節那天,我們一家人會來到祖輩的墓前祭祖,爸爸先除掉墳墓上的雜草,然后在墳上壓上一些紙錢,再點燃香燭對著墳墓深深鞠躬,最后,爸爸拿出準備好的鞭炮放了起來,“噼里啪拉“的鞭炮聲遠遠地傳開了。
祭了祖回到家,我們就開始做我心心念念的事啦,就是做重陽糕!我照著媽媽的樣子戴上手套,看著媽媽用粘米粉揉粉團,千萬別以為和米粉這么簡單,學問可不少哪!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米粉就太黏了,全部黏在手上了。少了,米粉就會散散落落,不能黏成團了。媽媽分了三個小粉團給我,我把旁邊的兔子、小雞和小鳥模具對著三個粉團用力地按下去。等我再把模具里的粉團取出來時,哈哈!“兔子“、”小雞“和”小鳥‘就神氣活現地出現在我面前,我給它們裝上了巧克力豆眼睛,它們仿佛對我說:“謝謝小主人,把我打扮地那么漂亮!”媽媽把重陽糕裝在蒸在蒸格里。等呀,等呀,重陽糕終于蒸好了,香噴噴地味道撲面而來,太饞人啦!我和媽媽迫不及待地把重陽糕拿出去給爺爺、奶奶嘗嘗,他們都豎起了大拇指,看著他們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真感到快樂!
九九重陽節,祝愿所有的人都健康幸福!
九九重陽作文 篇2
農歷九月初九,故叫“重陽”,重陽節又稱“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重陽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九月重陽,天高云淡,金風送爽,是登高的好季節,因此,登高、插茱萸和飲菊花酒等風俗。
重陽節到了,我想著要給爺爺奶奶送什么禮物。一邊的姥姥啟發我:“重陽糕怎么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子:“拜托,我爺爺奶奶又不在遼寧,寄過去不發霉才怪呢!”突然,一個念頭清晰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
我急忙跑回臥室,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兩張精美的信紙和電暖寶。我記得奶奶曾經說過,他們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涼。要是我給了奶奶一只暖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接著,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面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對爺爺奶奶說的話。我的心,裝滿了兩張精美的信紙。我寫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裝進了信封,把電暖寶裝進包裹里。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爺爺奶奶的家。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歷史的煙云,又是一年的重陽,再頌經典,裝滿真心。
九九重陽作文 篇3
今天是重陽節———老年人的節日,我祝愿我的父母、公婆及全天下老人節日快樂,身體健康,開開心心。
想起來也真是慚愧,雖然自己也已四十不惑,但在父母面前,卻仍然象個長不大的孩子,媽媽心靈手巧,做裁縫,打毛衣,繡十字繡樣樣精通,俗話說“能者多勞”,這可苦了她,從小我兒子和侄子的毛衣全是她包了,每每到媽媽家,總能看到她不是在打毛衣,就是在繡十字繡。這不,哥哥家住新房,客廳的那幅《蘭亭序》,就出自我老媽的手,這么大一幅畫,花了她多少個日日夜夜。有時我也心疼她,叫她不要再干細活了,可是她就是閑不住,以至于落下了一些病痛。母親這么能干,可害了你的女兒———我,現在的我這些針線活是基本不拿起手的,有時連褲子想改短些也要勞駕老人家;也不會打毛衣,偶而從柜子也翻出兒子小時的毛衣,看看件件是您的杰作,多好看的圖案,我都舍不得扔掉:更不會繡十字繡,我家餐廳墻上也是你的作品。如果在古代,我可是個大腳丫頭,不受夫家歡迎的主,好在現在是新時代,對這些不是特別的在意,女人也是半邊天了。
哥嫂在外地做生意,母親又扮演著父母的角色。侄子從小到大都是母親拉扯大。都知道現在的家長,在小孩讀初高中階段,緊張程度甚至不亞于孩子,為了孩子能上一所好的高中,亦或是一所好的大學,任勞任怨,可憐天下父母心。母親在她已經六十多歲時還做著與年齡不相稱的家長,什么家長會啊,什么與老師交流啊,侄子考得好,大家都有好心情,考砸了,也一同擔驚受怕的,真是為難她了。有時望著母親漸漸彎曲的脊背,心里一陣酸楚。
這些,盡盡是母親生活中的一些再平常不過的細節。所以,從孩子呱呱落地的那天起,也就是做父母開始漫漫地、無怨無悔的辛苦付出的開始。“一切為了孩子”,這句口號人人皆知,但我們能做到“一切為了父母”嗎,有,但,可能不多。百善孝為先,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孝敬自已的父母呢,相比我們的付出與父母的養育之恩,恐怕是遠遠都不能劃等號的。孝,沒有固定的格式,工作再忙,記得的時候給爸媽打個電話,一聲問候,我想他們都會高興的。休息的時間常回家看看,陪老人家說說話,也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吧。
今天我打算打個電話給爸媽,給公婆,表達一下我的祝福,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時就悔之晚矣,家和萬事興,我生活的座有銘。
九九重陽作文 篇4
重陽節也稱老人節。往年,我都回去看望常年生病的爺爺,可是,今年卻不能了,因為,我那親愛的爺爺已經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的爺爺是個普普通通的好人,因為六十歲時患了氣管炎,身體一直不好。因為,我的爸爸是家里最小的,所以,我跟爺爺是最陌生的,但是,我們爺孫兩個一直互相愛著對方。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想對爺爺說“祝您在天堂能平平安安,可匯永遠愛你。也請您放心,可匯一定會好好讀書的!”
九九重陽作文 篇5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重陽節到了,我到爺爺奶奶家為他們慶祝節日。一進院子,就看見很多老人坐在里面,張爺爺、李奶奶,楊奶奶,他們一邊拉著家常,聚在一起賞菊花,一邊品嘗著隔壁王奶奶親手釀的菊花酒。
院子里的菊花開得正好,紫紅的,雪白的,嫩黃的,有的剛張開兩三片花瓣,像嬌羞的少女從夢中蘇醒;有的全開了,像天上的滿月光彩奪目,有的還是花骨朵兒,飽脹得快要裂開似的。我輕輕摘下幾朵已經完全盛開的,偷偷溜進廚房,和媽媽一起為老人們做秘制的重陽花糕。
我先在面粉里加入黃油和糖,再加水,待黃油軟化后揉成面團,包上保鮮膜。半小時后,將面團搟成一個個圓形的面皮,撒上堅果碎,放入烤箱。40分鐘后,香甜的重陽糕就出爐了,我細心地將菊花瓣漂洗干凈,瀝干水分,撒在重陽糕上。
“爺爺奶奶們,吃重陽花糕啦!”我端著自己的心意,給大家分享。奶奶樂開了花,夸我孝順懂事;王奶奶夸我聰明能干,重陽花糕做得好。院子里的菊花傳來陣陣幽香,在爺爺奶奶們的歡聲笑語中,我也大口吃著糕,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九九重陽作文 篇6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秋高氣爽,菊花怒放的季節迎來了今年10月2日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的老人節。在這一天是讓老人們登高休閑更是為了讓人們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媽媽帶我去看外公外婆。經過三小時的汽車顛簸,終于到達外婆家。外婆和外公早已在家里等候多時,他們笑呵呵地接我們進門,張羅了一大桌美味佳肴:有紅燒肉、糖醋魚、大閘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俱全,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先吃起來了。大家邊品嘗美味的菜肴,邊談著一些家常,說說笑笑,多么的親熱又是那么的和諧啊!接著我們舉起杯子,祝外婆外公節日快樂,外公外婆像吃了蜜糖一樣喜滋滋的。
大家酒足飯飽后,一起在大廳看起有關重陽節的電視節目,我和哥哥開始犯愁了,為了能使外公外婆過一個快樂的節日,我們應該幫外公外婆做點什么呢?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干些什么了。
平常,外公外婆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總是拿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外公外婆哪一次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干著急。
我和哥哥打算為外公外婆做一個小蛋糕,我們把這個想法告訴媽媽,媽媽非常贊同,但是媽媽之前也沒做過蛋糕,于是我們“請”了一個“幫手”——食譜大全。我們準備了全蛋、蛋黃、蛋白、色拉油、低粉、食鹽、砂糖等材料,開始做蛋糕了。我們先把蛋白打至粗泡,加入糖鹽打至干性發泡,再把全蛋、蛋黃、油一起用打蛋器打勻,我們不小心把油放多了,又得重來了,重復三次才完成這個步驟,接著加入低粉拌勻,最后蛋白霜分次和蛋黃糊拌勻,放入烤箱。大約半個小時,新鮮好吃的蛋糕終于出爐了,雖然還不是很好看,但是味道還是不錯的。
晚上吃蛋糕了!我把原先買的蠟燭先插在蛋糕上,哥哥把燈點關了,然后由媽媽把一個蓮花式樣的蠟燭點著了中心,“啪!”,那朵蓮花奇妙的開放了,大家露出了激動的神情,等蠟燭吹滅,媽媽親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的分給大家吃,甜蜜的蛋糕,真誘人啊!哥哥一口氣吃了三塊,還變成了一只名副其實的“大花貓”,當然我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我搶先祝福一聲:“祝外公外婆節日快樂,身體健康”。他們笑了,笑的那么滿足,那么慈祥,那么快樂。
這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重陽節。
九九重陽作文 篇7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詩人王維十七歲時在長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實感,確實是深知作詩的竅門。詩人的故里就在我的家鄉山西祁縣,后隨父親遷于蒲州(今山西永濟)。山西位于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為“憶山東兄弟”。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寫節日的.詩,最忌落入俗套,這首詩高明就高明在避開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兩個“異”字,似乎脫口而出,卻別有滋味地渲染出在異鄉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從“每逢”二字來看,加倍的孤獨感不是這個節日才有,以前的諸多節日已有過。正是孤獨感久受壓抑,于今尤甚的情形下,詩人把凝聚在內心深處的佳節思親情結一吐為快。由于“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語極其精警,為人人心中所有,又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來也就引起廣泛的共鳴。不過,前兩句畢竟是直賦心源,尚須曲折變化,才能余味無窮。于是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以“遙知”二句翻轉一面,化出幻覺,寫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晉朝周處《風土記》說:“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花酒,謂之登高會,又云茱萸會。”因為這個節日風俗,是采摘茱萸(zhūyú朱娛)花枝插頭,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王昌齡有“茱萸插鬢花宜壽”,白居易有“舞鬟擺落茱萸房”,朱放有“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之類的句子。洪邁《容齋隨筆》卷四摘錄此類詩句甚多。關鍵在于此詩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從中挑選出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精心意象,展示一個頗有情趣的兄弟共樂的場面,從而把“共樂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寫得令人心顫而余味無窮了。
九月初九,稱為重陽節、重九節。九這個數字,是個位數中最大的數字,稱之為至數。古人特別講究物極必反的事物規律,而其時在自然氣候的征兆上,又是暑熱已過,寒秋襲來;百花多數殘敗,樹葉開始飄零;清陽之氣逐漸消失,肅殺之意陣陣逼人:預示著寒冬即將來臨,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所以在古人眼里,九月九日完全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此時是地氣上升,天氣下降。天地之氣交接,便會產生一種不正之氣。為了避免邪氣中身,便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進行抗衡。至遲在西漢時期,重陽節就成為固定的節目了。后來在長時期的演變過程中,避邪習俗,逐步被注入了歡快的內容,形成了今天的娛樂形式。
登高,古人本要是為了避邪。唐人王維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這種情景的寫照。茱萸,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燃薰后可以辟蟲虺。古人習慣在九月佩戴以驅邪。
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鄉寧縣這天學校一般要放假,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登山活動。家長們往往要乘興觀看,一塊攀緣。
萬榮縣傳統在稷王山舉行廟會。趕會的人,都以登高為樂事。
晉北地區登高習俗淡薄,九月九日,年輕人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雞,屬于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騎馬練射的遺風。近年來,一些青年學生,逢節喜歡相邀結伴,攜帶佳肴,欣然出游。登高環視,天高氣爽,云淡山清,枝頭碩果,田園禾熟,往往陶醉忘返。
九九重陽節,今天成了象征老年人長壽的佳節。是日習慣慰問老人。老人們喜歡到門外遛達遛達,鍛煉鍛煉。體魄強壯者還要登上附近的高處,極目遠舒,以壯暮志。
賞菊也是重陽節的一項傳統活動。金秋時節,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古人在賞菊之時,還習慣痛飲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歡在這天飲菊花酒。多數是在酒中泡點干菊花。晉北一些地方,飲酒喜在門外,稱為辭青,意喻告別秋天。
城市在九月九日前后,習慣舉辦菊花展覽。萬人空巷,齊睹勝景。山西民間卻習慣采一朵野菊花。插在頭頂或戴在胸前。
舊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學董牽頭,組織村民殺一只羊做飯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時商討本村下一年的教書事宜,或繼續留聘,或另請高明。今天學校教師多為公職人員,不少農村仍然習慣在這一天宴請老師。
九月九日,農村婦女習慣休息一天,不干農活。嫁出去的閨女,習慣回娘家過節。
九月九日吃棗糕。取意早日升高。晉東南地區及五臺縣等地,習慣吃壽面。晉南地區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諺,意思是說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改善生活。
【【精品】九九重陽作文集錦7篇】相關文章:
【精品】九九重陽作文集錦9篇04-05
【精品】九九重陽作文集錦6篇04-05
【精品】九九重陽作文六篇03-24
【精品】九九重陽作文十篇03-25
【精品】九九重陽作文匯總九篇03-23
【精品】九九重陽作文錦集六篇04-07
【精品】九九重陽作文匯編五篇04-04
【精品】九九重陽作文錦集10篇04-04
【精品】九九重陽作文匯編八篇04-04
【精品】九九重陽作文匯編8篇04-02